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京右半分

东京右半分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日都筑响一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33362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7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现在进行时的东京,既不在六本木之丘,也不在表参道,更不在银座。 这座都市创造力的重心,如今正一点一点向东,移向东京右岸,这你可知晓?” 将女式和服改制成夏威夷衫的服装店 分发任天堂游戏机体验应急逃生的防灾公园 能听到真空管音响的酒吧 抱着自制空罐三线琴走街串巷的民谣歌手 赛艇场里的现代艺术展 自行车上的巡回布包店 四百克超大牛排 “不该存在”的图书馆 …… 没钱却有趣的人们本能地聚集于此, 这里是媲美纽约苏豪区、伦敦东区、巴黎巴士底的“东京右半分”。 584页,80余篇报道,1300余张图片,压倒性的信息量 感受东京的原生魅力!
内容简介
比起众所周知的新宿、涩谷,隅田川右岸的墨田、台东、江东等地从不是东京的时尚地标。然而在都筑响一眼中,这片地租低廉的“东京右半分”才是真正迷人、生机勃勃的所在:下町风俗博物馆、嘻哈服饰店、昭和歌舞厅、“死金”画廊、摔角擂台、变装工作室、手语酒廊、“曼谷村”……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兴事物杂糅一处。他探访了其中少有人知的108个地点,结合右岸住民的口述和1300余张图片,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东京。
作者简介
都筑响一| Kyoichi Tuzuki 记者、编辑、摄影师。1956年生于东京。曾任《POPEYE》《BRUTUS》杂志编辑,在全102卷的现代美术全集《ArT RANDOM》(京都书院)等艺术、设计项目中持续从事编辑和执笔活动。1996年以《珍日本纪行》荣获木村伊兵卫摄影奖。现在则将目光转向全球,每天背着相机奔走,四处寻找罕见的居住空间。 其他作品包括摄影集《出租屋宇宙》《珍世界纪行》《秘宝馆》,诗集《夜露死苦现代诗》,以及《东京风格》《独居老人STYLE》《圈外编辑》等。
目录
行走在荒凉之地 Walk on the Wild Side/1 2 你的歌 Your Song/45 3 舞池女王 Dancing Queen/125 4 城里的新面孔 New Kid in Town/149 5 午夜之后 After Midnight/225 6 星期六在公园 Saturday in the Park/273 7 我们是冠军 We Are the Champions/345 8 通往天堂的阶梯 Stairway to Heaven/419 9 山上的傻瓜 The Fool on the Hill/477 10 黑暗中的魂灵 Spirit in the Dark/511 11 虹之彼端 Over the Rainbow/543
摘要
    自行车上的布包店 【台东区?谷中/ 文京区?根津、千驮木】流动布包店荣卫门 山内荣卫门女士有个“流动布包店”。她在特制自行车上装满亲手制作的包袋,在谷中、根津、千驮木,也就是所谓“谷根千”一带行走,寻找合适的路边和屋檐下,把自行车停下来开店待客。等人流断绝后,她会移动场地,重新开店。接待完一天客人,她就把商品收到自行车行李箱里,回到自己位于三河岛的住处兼工房。每周末她都会出门进行移动销售,平时则在家中埋头制作商品。这种生活已经过到第三年了。尽管荣卫门这个名字散发着一股浓重的大叔气息,店主实际上是位年轻女子。 山内荣卫门女士出生于琵琶湖西岸的滋贺县高岛市,在家乡读完高中,然后考上了京都立命馆大学。然而立命馆的理科学院与经济学院都在琵琶湖草津分校,山内女士考上理工系基因工程学专业之后,就一直住在大津的祖母家,每天骑自行车上大学。 选报大学时,我觉得自己必须有一技之长,就报了基因工程学专业。当时很多人都在关注人类遗传基因组解析,我又感觉如果能像伊坂幸太郎《重力小丑》里的哥哥那样就好了,心中还抱着丝丝期待……实际去了一看,发现那是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课上讲什么D啊N的,我也根本想象不出来,所以就决定做点别的事。 据说,山内女士的祖母靠做洋装的收入抚养孩子长大。她小时候就时常跟祖母到京都去,在大丸横街的面料店选布料,然后拿回家做衣服。于是,山内女士自然也爱上了自己动手做东西,还在大学加入了手工部。有了这些经验,她想到自己可以选择时装或包袋工匠之路,并开始寻找那一类工作。 我到学校就业咨询处去问了几回,接近没有用,再加上自己也有“在东京闯出一片天地!”的心情(笑),觉得必须先到东京去。于是我找了个手工店“假入职”,让父母放下心后偷偷跑到了这里,开始寻找能够一边工作拿薪水,一边学习包袋制作的公司。 我找了很多有手工匠人的地方,只是国内厂商基本都把生产地点放到了国外,在国内只雇用已经拥有技术的熟练工匠,所以我就被他们拒之门外了。于是我想,这下得靠自己用双脚去寻找了,最后发现谷中一带有很多箱包公司。下一步,我就到摆着手工箱包的店里去求他们收留我,哪怕当小时工也好! 然后呢,有一家店就帮我联系了总公司说:“店里来了个奇怪的人。”(笑)结果公司常务专程赶过来对我说:“我马上要去草加工厂,你要不要来参观?”后来我听说,他是想让我看到现场环境,自己主动放弃。不过我在工厂看到剪裁和缝制过程,就更想留下来工作了。我一个劲儿恳求,那边才松了口,当天就决定聘用我,直接留在工厂工作。 在草加工厂工作了四年半后,山内女士又到浅草的店铺工作了一年半,花六年时间掌握了包袋制作的方法,终于决心独立出来。然而,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每次跟周围的人提起,他们都说“肯定不行”。我只能听到这种话:“山妹啊,我明白那是你的理想,可实际上一个人干这种活儿为生很辛苦哦。你在工厂还能只负责缝制,要是一个人单干,从剪裁到营销再到材料采购,这些原本由大家合作的事情,就全都要一个人负责了。不过你要是真想干,就试试吧。” 一开始,山内女士的目标是制作皮包,然而皮革材料采购困难,从技术上又很难实现她所想象的形态,而且很耗费时间。几经苦恼后,偶然一次回到家乡时与母亲的谈话,竟成了“山内荣卫门品牌”诞生的契机。她母亲说,高岛市的特产是帆布,日本的帆布六成以上产自高岛。山内女士此前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故乡竟是有名的帆布产地。她惊讶之余,也没忘了到当地产业中心去申请参观工厂。 滋贺旁边的京都有一泽帆布等有名店铺,但我根本不知道,向那些店铺提供帆布的地方竟是滋贺高岛。得知此事后,我很不甘心,便决心用高岛的帆布制作帆布包,还把名称定为“emon=荣卫门”。 一开始我当然希望找一家实体店兼住处和工房,然而预算实在太少了。首先要买材料和缝纫机啊,还要考虑生意走上正轨之前的生活费,这样算下来可谓捉襟见肘。于是我就想到了自行车这个主意。网络销售固然很好,可我还是希望与客人面对面,让客人亲手接触商品,再决定购买。当然,也因为扣掉自己采购材料、制作并销售的资金后,我手头只剩下买一辆自行车的钱了(笑)。 材料是帆布,用自行车进行移动销售,当这个主意定下来时,山内女士已对“今后要这样做”有了一定展望,然而在第一步选购自行车上,她就栽了一个跟头。 既然讲究到这个份儿上了,自行车也要当地产的优选嘛。我当时已经决定把经营场所选在自从来到东京就一直很喜欢的谷根千一带,就在较近的地方挑选房租便宜的工房,最后选在了三河岛。如此决定之后,我又在足立区找了很多自行车店,可是他们都对我不理不睬。 就在那时,池袋东武百货商场搞了个工匠展,我在那里看到了茅崎单车男孩的定制自行车作品。后来我就找到他说:我想要这样的自行车!那位工匠仔细听了我的想法,最后就做出了这么棒的自行车。上面安装了可以存放商品的箱子,展开就成了陈列架。因为谷根千坡道很多,他还给这辆家用车加上了变速器,又强化了刹车装置。不过自行车这种东西一不小心就会被偷走,我在家一般都推进室内保管,移动销售时也特别小心,甚至不敢放下它去休息。 自行车做好后,山内女士又做了一面印有“流动布包店荣卫门”的旗子,于2008年10月正式创立了流动布包店。因为计划在路边销售,她事先还咨询过警方,得到的回答是:“商品并非摆在路面,而是自行车上,所以他们无权没收。只要不给附近居民添麻烦就无所谓。我后来又去问了区政府,他们说商品并非食物,不需要获得区政府批准。”这方面倒是意外顺利。 我一开始会跑到熟人的店铺门口或停车场这类地方,请他们“让我停放自行车,开店卖货”,随后渐渐增加了停留站点。这一切首先要从跟周围邻居打招呼问候开始。后来地点渐渐增多,我还专门做了一本“荣卫门谷根千漫步MAP”,用来记录出没地点和我喜欢的店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