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细读(第1辑)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李小荣主编
出版日期: 2019-08-01
商品条码: 978702015218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注于文本细读的书,选取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篇目,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解读与阐释。全书立足于名家名作文本阅读赏鉴,通过对《搜神记》《水浒传》《游园惊梦》,以及周作人、舒婷、周梦蝶等人的代表作,进行细致的品读。作者均为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具有很高的学养,他们别出心裁地阐释经典作品的价值与内涵,对于进一步传播经典作家作品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李小荣,男,1969年生。南开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古文学、唐宋文学、宗教文学、敦煌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晋唐佛教文学史》等专著13部,获省部级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系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特 稿 文体差异和文气清浊范畴的提出 ——细读曹丕《典论·论文》…孙绍振 3 共读“水浒” 宋江:游走在江湖和朝廷之间的悲剧人物…齐裕焜 21 机敏忠心的浪子燕青形象…刘海燕 36 市井小民演绎的人情江湖 ——《水浒传》中小人物形象解读…陈丽媛 47 《水浒传》死亡叙事的美学书写 ——以“张顺之死”为中心…邓 雷 57 文心细品 恬静、温馨中的真理 ——读乔治·欧品的抒情短章《赞美诗》…姜玉琴 69 古典戏曲的“团圆之趣”…李连生 76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说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夏志颖 87 爱情并不是最主要的 ——周作人散文《初恋》解读…黄 键 95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 称谓与隐喻…徐可超 105 “不得不解脱而不得解脱” ——论周梦蝶诗歌之“我”…曾 颖 李章斌 115 解字析文 汉字偏旁的切分与汉字的分析…林志强 137 汉字源流知识与语文教学…李春晓 146 《礼记》“不可夺丧”句考释…罗历辛 160 书影心声 羊毫无端二题…朱以撒 169 文学翻译的修辞空间 ——序潘红《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与 西方认知》…谭学纯 175 陪画作美学散步 ——柯文辉印象记…石钟扬 186 《日常对话》:私纪录片与社会脉络…郑国庆 214 互文性视域下的电影《游园惊梦》论析…宋璨璨 224 艺文述林 读书随笔五则…汤 化 237 《蒹葭》三课…蒙 光 256 《搜神记》一则鬼故事的当代解读…李 雁 275 读书札记:同源录(三十则)…吴伯雄 281 先贤遗珠 《居易堂诗集》及《海外遗稿》 …黄曾樾 遗著 陈旭东 整理 291 编后记… 305
摘要
恬静、温馨中的真理 ——读乔治·欧品的抒情短章《赞美诗》 姜玉琴 1984年去世的美国著名作家乔治·欧品(George Oppen,1908—1984)是一位创作历程丰富而独特的诗人。身为一名受压迫的犹太人,他的一生经受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位诗人,他曾义无反顾地为他那在历史上蒙受过太多灾难与屈辱的民族呐喊、歌唱。可是,当他晚年历经坎坷,重新回归诗坛后,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变化:在内容上由原来的直面人生、对抗生活,转向了宗教、哲学的冥想与超越;在语言上由尖锐的批判、呐喊转向了温情脉脉低声细语的诉说。这首即将欣赏到的《赞美诗》便是欧品创作风格转变以后的代表作。 这首意境温馨、纯净而内涵丰厚的抒情佳作写于1965年,发表后曾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欧品尽管不是小说家,但显然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高手——用诗歌来讲述故事。在诗歌的开始,他便用淡淡而深情的语言把我们领进了一个静谧、远离尘世人烟的“美丽的小树林”中。然而,诗人并没有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地描写、讴歌树林是如何的浪漫、美丽,而是把笔触锁定在了一群“野鹿”的身上: 在那座美丽的小树林中/野鹿在安顿床铺——/ 它们就在 那儿!①。 “美丽的小树林中”,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美丽的事物,这与该诗的题目“赞美诗”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一致的——诗人的本意就是要用这首诗来赞美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人。诗人在开篇中的坚定语气,表明这座“美丽的小树林”中的“野鹿”,才是这首《赞美诗》中的真正主角,即诗人要“赞美”的就是它们。 “美丽的小树林”里藏有那么多美好而有趣的事物。即便动物,也有各式各样的,诗人为何独独要赞美“野鹿”? 一首诗歌的写作看上去是自由自在、天马行空,好像是诗人信手拈来的。其实不然,对于诗人而言,写诗也是个潜在的、隐形的系统工程 ,选用这个意象,不选用那个意象;选用这个词语,不选用那个词语,都是有其内在的关联与讲究的,即是诗人内在思想逻辑的一种外化。欧品在该首诗歌中借“野鹿”这一意象,到底想表达何样的思想和立场? 通往诗歌王国的路径有许多条,汉代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曾说“诗无达诂”。不过,阅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歌时,有时会产生不知从何处破译的茫然之感。其实,看上去奔腾肆意、没有规律可循的诗歌写作也是有章法可循的。即任何一首诗歌,严格说能称得上是一首好诗的诗歌,都有一个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关键句。纵览欧品的《赞美诗》,发现能把这首诗的五个段落串联在一起的关键诗句是“野鹿在安顿床铺”。换句话说,虽然整首诗歌的头绪繁多,但是诗人并没有跑野马似的写,而是紧紧围绕着“野鹿”为自己“安顿床铺”这一细节来构思、铺叙整首诗歌的。有了这一认识作前提,就可以顺利地过渡到下面的段落了。 诗歌是感性、抒情的,但这不意味着会接近摈弃逻辑性。“野鹿”既然要“安顿床铺”,也就是想为自己搭建起一个温暖、舒适的窝,必然需要有大量的青草作为保障。于是,从第二段开始,诗人便开始描写“野鹿”是如何采集“青草”: 它们的眸子/倦慵,柔软的唇/触碰,陌生的小牙/撕扯着青草。 鹿儿吃草或采草原本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诗人的高超、绝妙之处在于,他笔下的这群“野鹿”并不是那种充满野性和戒备之心的成年鹿,而是一群懵懂的、稚嫩的、“小牙”还不习惯“青草”的坚硬、“柔软的唇”常被“青草”的锋芒刺疼了的小雏鹿。它们生活在这片远离尘世,静谧、优雅的小树林里,阳光辉映着林子中的片片树叶,“野鹿”们徜徉在缕缕的余晖中,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看,只是一心一意地用它们粉红色的小唇撕扯着青草,任凭“根须上的泥土散落在陌生的树丛里”。 这群年幼的小“野鹿”没有经历过暴力、掠夺的摧残,因而它们的“眸子”中没有一丝的惶惑、惊恐,有的只是没有心机的“倦慵”。生活是什么?日子是什么?不就是让“青草的根须”,在“嘴上摇晃”吗?正如欧品对它们的描绘: 它们的路 / 一点、一点啃过田野和为它们遮荫的树。 这几句诗实际概述出了“野鹿”的一生。它们活着,不去探求什么,而是专注地“啃过”“田野”和“遮荫的树”。为自己“安顿”一个歇息的窝,似乎就是它们活着的全部意义。至此,诗歌已经接近尾声了,但内容好像仅停留于“野鹿”采集“青草”来“安顿床铺”的这样一个细节交待上。 “鹿”,在古今中外的诗人笔下都曾多次出现过,但像欧品这样通篇为写“鹿”而写“鹿”,并把每一行、每一字都写得感人至深,甚至让人嗅到了鹿儿身上散发出的体香,还是并不多见的。应该说,一首诗能给人带来一份美感或者感动,就已经足够了。不过,对于这首诗而言,到此为止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该诗的最后一段还隐含着一些特殊的意义,这也是这首诗的特殊之处;可能也是该诗成为名诗的原因。 这首诗最难懂的部分便是这最后的一段。该段的开头两句是:“那些小名词/哀求着信仰”,这两句诗看上去与前面所分析的句子、意境有所游离。那些“哀求着信仰”的“小名词”是指什么?和正在低头觅草、“安顿床铺”的“野鹿”有什么关系?无疑,仅凭诗句间的逻辑关系是难以阐释清楚的,这需要回到诗歌的题目上来。① 这首诗歌的英文题目是Psalm,而这个词本是源于《圣经·旧约》中。《圣经·旧约》是由“法律书”“历史书”“诗歌·智慧书”和“先知书”四部分构成。其中,“诗歌·智慧书”中的“诗歌”,就是Psalm一词翻译过来的。也就是说,欧品这首诗歌的题目是有典故的,即从《圣经》中直接“引用”过来的。这种“引用”不能视为是没有意味的举动。相反,它和诗人对诗歌文体的认识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欧品认为,“诗歌构成宗教和哲学的更好的一部分”。②通俗说,诗歌在欧品的意识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抒情工具,而是宗教、哲学的构成部分,而且还是“更好的一部分”。所以,他断言“只有诗句才能‘发现真正的天堂’。”③ 显然,对欧品而言,诗歌并不单纯是诗歌,而是通往“天堂”阶梯的象征。可见,这首以“野鹿”为题旨的诗歌决非是为写鹿而写鹿,是寓指“野鹿”之外的另一些更为幽静而深邃的东西。 除了“赞美诗”外,这首诗还有一个副标题,即“真理跟随”。这四个字也不是欧品随意拟定的,而是从欧洲中世纪神学大师圣·托马斯·阿奎纳斯的诗句Veritas sequitur esse rerum(真理跟随存在的事物)中摘取而来的。如要解读这句话,可以理解成“真理”存在于“存在的事物”中,即“真理”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供人顶礼膜拜的抽象理念,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有事物存在,就有真理的存在。这无疑是对“真理”概念的一种解构。欧品在诗歌中引用这句名言,说明他赞赏阿奎纳斯给“真理”所下的定义。而且,“存在的事物”这几个字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启发:如想捕捉到“真理”,首先要捕捉到“存在的事物”。换言之,“真理”寓于或者说源自于“存在”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赞美诗》就是一首通过描写“存在”来揭示真理的诗歌:“野鹿”撕扯“青草”是一种存在;“野鹿”用“青草”“安顿床铺”也是一种存在。虽然这些“存在”看上去都是最为低级的本能欲望,但又有谁能说这些关系到生存大计问题的“存在”不是优选的要求呢?诗人实际是借“野鹿筑窝”这一意象告诉人们,那些看上去最没有思想和意义的行为本身可能就是一种真理。真理都是最平凡的,就像“野鹿”存在于树林中一样。由此不难看出,诗人在副标题中只留用“真理跟随”,而把“存在的事物”省略掉是别有一番用意的,即用具体的诗句来予以补充和解答。 标题上的曲径幽深,意味着这首诗歌内涵的不一般。实际也是如此,这首通篇读来倍感纯净、温馨的诗歌竟然充满着复杂的宗教、哲学思考。欧品在诗歌创作中所做出的这番努力,一方面是受到20世纪50年代风靡于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是出于他的真实体验。欧品曾经有过寻求“信仰”和“真理”的狂热时期:20世纪30年代,面对美国社会中所存在的贫富不均等问题,他与妻子一起加入了共产党;“二战”爆发后,他又在所谓“正义”“真理”的鼓舞下奔赴欧洲战场,一直到1945年因负伤而不得不回国。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欧品对“信仰”的执著换来的竟然是迫害与流亡。1950年,随着镇压民主运动的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肃清“共产主义渗透”的潮流。在这场运动中,大批坚持正义、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遭到指控并被查处,信仰并追随共产主义的欧品自然被列入“黑名单”中。为了逃避残酷的迫害,他不得不带领全家流亡墨西哥。这一逃亡就是八年,待到重新返回美国时,他已经五十出头了。如果说年轻的时候,一句“为真理而战”的口号就令他热血沸腾,那么,这时反而不知道“真理”是什么了,“……那些小名词/哀求着信仰”。从小处说,该处的“小名词”就是欧品的自拟——为了追求信仰而最终迷失在信仰中;从大处说,“小名词”就是整个人类的象征。人看起来庞大无比,无所不能,其实与诸如“信仰”“真理”等宏大的话语机器相比,就宛如一个踉踉跄跄、无所适从的小字符。欧品称之为“小名词”。 总之,“哀求着信仰”的“小名词”,就是指代那些盲目追求“信仰”,而对最平常、最恒久、最有意义的事情往往视而不见的人类。至此,诗人为何要赞美“野鹿”的心路历程也就坦露出来:与逍遥自在的“野鹿”相比,被欲望、信仰所包裹的人类实在是不懂得该如何活着,难怪鹿儿们要“惊讶”与“张望”了。 可见,这是一篇没有“我”,但处处都是“我”的诗作;这是一篇看上去没有纷争、喧嚷,但处处都留有心灵搏斗痕迹的诗作;这是一篇充满抒情气息,但通篇又有理性思考作底蕴的诗作。不少人不承认有“纯诗”之说,其实这就是一首典型的“纯诗”。“纯诗”并非是指没有社会意识和思想内容,即“纯”的导向不是单一、空洞,而是大火过后的纯净和静谧。诗歌要达到这样一个大有大无的境界,除了对诗人的学识、功力是一个考验外,还要求诗人有相当的人生积累与生命的体悟。 附: 赞 美 诗 ——真理跟随 乔治·欧品 在那座美丽的小树林中 野鹿在安顿床铺—— 它们就在那儿! 它们的眸子 倦慵,柔软的唇 触碰,陌生的小牙 撕扯着青草 青草的根须 在它们嘴上摇晃 根须上的泥土散落在陌生的树丛里。 它们在那儿。 它们的路 一点点地啃过田野,为它们遮荫的树叶 悬挂在远方的 阳光里 那些小名词 哀求着信仰 在此中那野鹿 惊讶,向外张望。 (姜玉琴译)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