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学原理(含习题集)

经济学原理(含习题集)

  • 字数: 8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澳)杨小凯 等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605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9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学原理》此书是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以来的第三代经济原来学教科书,他不同于马歇尔经济原理教科书中将需求分析与对个人专业化决策的分析分割开来。它在系统教授新型古典的经济学同时,却也系统的吸收和整合了当代的大部分新的经济学知识。一本新类型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作者用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超边际分析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灵魂在一个现代躯体中复活。此书不仅系统地讲授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容,也全面地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容。
目录
导论1
0.1什么是经济学1
0.2经济学的分析框架4
0.3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10
0.4使用此书的方法14
0.5概念和内容复习16
第1章偏好和效用22
1.1经济学的科学方法22
1.2消费偏好23
1.3效用函数25
1.4预算约束和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29
1.5概念和内容复习32
第2章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35
2.1新古典经济分析框架和新兴古典经济分析框架35
2.2专业化经济38
2.3分工经济42
2.4内生和外生比较利益及生产集合概念45
2.5概念和内容复习47
第3章选择专业方向和专业化程度及分配资源52
3.1市场竞争与瓦尔拉斯价格机制52
3.2每个消费者的自利行为53
3.3需求和供给的超边际分析63
3.4供给律67
3.5概念和内容复习71
第4章市场是如何协调分工的75
4.1“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利用分工的网络效应的75
4.2市场总需求及两个角点均衡78
4.3全部均衡及其比较静态分析82
4.4对自由进入的和价格控制87
4.5“看不见的手”的效率89
4.6概念和内容复习92
第5章劳动市场和企业制度96
5.1什么是企业96
5.2模型背后的故事98
5.3迂回生产效果(EconomicesofRoundaboutness)和企业的出现100
5.4事前与事后生产函数的差别及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的关系108
5.5企业经济和科斯定理110
5.6概念和内容复习111
第6章讨价还价定价模型118
6.1议价过程、对策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和内生交易费用118
6.2纳什议价模型121
6.3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内生交易费用122
6.4动态议价过程125
6.5动态议价对分工的影响130
6.6争取从分工得到比别人多的好处的竞争如何产生内生交易费用133
6.7人们如何用重复对策中的信誉来消除内生交易费用136
6.8为什么市场可减少内生交易费用137
6.9有信息不对称的动态对策141
6.10动态议价过程中的内生交易费用145
6.11“看不见的手”促进信息不对称和利用它产生的分工经济的功能155
6.12概念和内容复习156
第7章内生交易费用、合约理论和产权经济学162
7.1各种内生交易费用模型162
7.2委托-代理人关系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164
7.3风险厌恶及委托-代理人模型166
7.4很优所有权结构理论172
7.5概念和内容复习178
第8章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183
8.1内生比较利益与内生贸易理论183
8.2一个新兴古典贸易模型185
8.3很优专业化水平如何确定供求函数187
8.4很优决策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192
8.5市场上自利行为的交互作用如何确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193
8.6全部均衡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195
8.7内生国际贸易理论200
8.8概念和内容复习201
第9章专业商人的出现和贸易结构的意义205
9.1为什么专业商人能赚钱,生意成功的因素是什么?205
9.2非对称模型及内生交易效率206
9.3“看不见的手”如何协调分工和利用分工的网络效应210
9.4贸易结构215
9.5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217
9.6概念和内容复习220
第10章传统的贸易模型224
10.1李嘉图贸易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新古典贸易模型、有规模经济的新古典贸易模型及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之间的差别224
10.2李嘉图的外生比较利益模型225
10.3含不变规模报酬生产条件的新古典贸易模型230
10.4有规模经济的新古典贸易模型(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238
10.5概念和内容复习246
第11章劳动分工与新产品的出现250
11.1同时内生产品种类数和分工水平的方法250
11.2劳动分工与产品种类数的同时发展251
11.3用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内生产品种类数的新古典均衡模型256
11.4概念和内容复习262
第12章劳动分工、城市化与城乡差别265
12.1为什么城市会出现265
12.2城市和城乡差别的出现267
12.3为什么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可以改进交易效率271
12.4概念和内容复习276
第13章休闲和劳动供给,资源约束和人口规模对分工的影响278
13.1休闲与工作的两难冲突278
13.2为什么休闲和人均商品消费量随分工发展而同时增加280
13.3能源危机或资源短缺造成的危机为什么能促进分工和生产率的发展284
13.4高人口密度通过减少人均基础设施费用促进分工发展的作用287
13.5概念和内容复习291
第14章产权经济学与分工理论294
14.1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与产权经济学294
14.2分工的好处、协调的可靠性和同行竞争的好处难以兼顾的冲突297
14.3准确界定产权与同行竞争之间的替代性302
14.4概念和内容复习307
第15章保险业与分工316
15.1不确定性、风险厌恶及期望效用316
15.2一个没有“道德风险”的保险和内生分工的模型318
15.3接近保险和“铁饭碗”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322
15.4局部保险促进分工和减少内生交易费用的作用328
15.5概念和内容复习332
第16章新机器及相关的新技术如何随劳动分工演进而出现335
16.1内生中间产品种类数的方法335
16.2内生中间产品数和技术进步的模型337
16.3九个结构中的角点均衡340
16.4新机器在什么条件下会随分工演进而出现343
16.5事后生产函数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出现344
16.6概念和内容复习345
第17章工业化和分工的演进349
17.1工业化的特点349
17.2内生生产迂回程度的模型352
17.3角点均衡和新产业的出现354
17.4全部均衡和工业化过程357
17.5工农业收入比重的变化,转型期的二元结构359
17.6企业制度随分工发展而加速复杂化361
17.7概念和内容复习363
第18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369
18.1传统增长模型与新兴古典增长模型的差别369
18.2拉姆齐经济增长模型370
18.3产品种类数自发演进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379
18.4概念和内容复习385
第19章劳动分工的内生演进和内生经济增长388
19.1分工内生演进和外生演进的差别388
19.2劳动分工与内生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391
19.3很优人力资本积累速度395
19.4经济起飞和大推进工业化402
19.5不同经济增长模式405
19.6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409
19.7概念和内容复习412
第20章投资、储蓄和资本理论416
20.1新古典储蓄模型416
20.2新兴古典资本理论420
20.3新兴古典投资模型422
20.4决策模式序列与市场结构序列423
20.5投资和借贷决策425
20.6投资与分工演进的关系428
20.7投资不一定会改进生产率433
20.8概念和内容复习435
第21章组织试验,人类对组织的知识的演进及分工的自发演进437
21.1人类对组织的知识如何决定分工水平437
21.2一个内生迂回生产链条长度与分工水平的静态模型440
21.3动态决策与新信息不断增加的交互作用443
21.4瓦尔拉斯序贯均衡,组织信息和分工的同时演进447
21.5概念和内容复习457
第22章交易的分层金字塔结构和分工的发展460
22.1分层金字塔组织理论460
22.2一个单向集权分层模型462
22.3分权的分层交易网络与分工464
22.4专业批发和零售商人可能出现的模型465
22.5可变分工水平与层次数466
22.6角点均衡、全部均衡及其比较静态分析469
22.7城市分层金字塔结构472
22.8很优城市结构层次数与分工水平474
22.9概念和内容复习479
第23章货币的出现与分工演进的关系485
23.1新兴古典货币理论485
23.2模型的设定489
23.3可能的市场结构和角点均衡491
23.4全部均衡和货币的出现496
23.5概念和内容复习503
第24章新兴古典景气循环和失业理论506
24.1重新思考宏观经济学506
24.2景气循环、失业、长期经济增长与耐用商品生产中分工的关系512
24.3同时内生长期经济增长,长期有效率的规律性景气循环,周期性失业和生产耐用商品中的分工水平515
24.4全部均衡的景气循环及失业结构522
24.5与其他景气循环和失业模型的比较524
24.6中国的改革周期和景气周期527
24.7概念和内容复习529
第25章经验性实证研究534
25.1纯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经验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534
25.2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用中国数据做的一个经验研究536
25.3量度分工程度538
25.4量化界定产权效率540
25.5主要计量经济学结果557
25.6如何利用经验研究的结果做政策分析及商业分析558
25.7概念和内容复习558
参考文献561
中英文对照585
附录:习题集596
第1章偏好和效用598
第2章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601
第3章选择专业方向和专业化程度及分配资源609
第4章市场是如何协调分工的613
第5章劳动市场和企业制度618
第6章通过讨价还价来定价628
第7章内生交易费用、合约理论和产权经济学640
第8章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648
第9章专业商人的出现和贸易结构的意义653
第10章传统的贸易模型656
第11章劳动分工与新产品的出现669
第12章劳动分工、城市化与城乡差别675
第13章休闲、劳动供给、资源约束和人口规模对分工的影响677
第14章产权经济学与分工理论688
第15章保险业与分工694
第16章新机器及相关的新技术如何随劳动分工演进而出现697
第17章工业化和分工的演进698
第18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704
第19章劳动分工的内生演进和内生经济增长710
第20章投资、储蓄和资本理论724
第21章组织试验、人类对组织的知识的演进及分工的自发演进726
第22章交易的分层金字塔结构和分工的发展731
第23章货币的出现与分工演进的关系733
第24章新兴古典景气循环和失业理论738
第25章经验性实证研究745
数学附录7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