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滇南往事 曲靖乡土题材剧作集

滇南往事 曲靖乡土题材剧作集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袁燚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43696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整合《乌蒙镌铭》《铜之骨》《淬火的朵洛荷》《潀漪之恋》《爨之魂1》《爨之魂2》《松林驿》7部曲靖本土题材舞台剧剧本,以话剧、舞剧、歌舞剧等艺术形式,挖掘曲靖文化遗产,重现曲靖历史文化,涵盖了曲靖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渊源等多个主题,重点展现了铜商文化、爨文化,剧中表现了民族团结、珍爱和平、工匠精神、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本书剧本创作根植于云南本土,建立于长期科研探索的基础之上,其中多部剧作获得重量、省市级项目扶持和奖励。
目录
话剧《乌蒙镌铭》
序幕
第一幕 喜宴
第二幕 抢婚
第三幕 撕裂
第四幕 别离
尾声 会盟

话剧《铜之骨》
序幕
第一幕 工匠精神与为商之道
第二幕 个人利益与国家尊严
第三幕 守土之心与为人之骨

话剧《淬火的朵洛荷》

第一场 祭神求雨
第二场 尞祭祈雨
第三场 劫寨救人
尾声 淬火的朵洛荷

话剧舞剧《潨漪之恋》——沧海珠有泪亘古未了情

话剧《爨之魂》
第一幕 南迁
第二幕 落足
第三幕 牺牲
第四幕 轮回
第五幕 辨符
尾声

舞剧《爨之魂》
序幕 山·月
第一场 恋·别
第二场 喜·宴
第三场 初·解
第四场 放·逐
第五场 乞·和
第六场 生·死
尾声 征·讨

话剧《松林驿》
摘要
    话剧《乌蒙镌铭》
     创作立意
     本剧以有名的“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为创意要点,以会盟前后的变故为主线,以“民族融合、和平共处”为创作核心主旨,在暗流涌动的政治风暴中演绎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本剧将濒临失传的“爨乡古乐”和彝族抢婚仪式融入剧情之中,营造轻松愉悦氛围的同时,充分展现曲靖丰厚的历史底蕴、彝族璀璨的历史文化。在挖掘和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部族文化、会盟文化的同时,彰显民族团结的精神。
     时代背景
     北宋初年,滇东、滇中、滇南等地,三十七个以彝族为主的兄弟部落迅速崛起,依托石城优越的自然条件,汲取原有古爨国的经济文化积淀,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及军事力量都迅速提升,逐渐成为当地不错盛的部落,史称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三十七部通过向大理国王纳贡、征发本领地内兵役和劳役等形式,获得了大理国的庇护。大理国以联姻、封赐等形式将这些部落纳入自己的统治集团。北宋初年,滇边发生叛乱,大理国与三十七部合力征讨,平定了叛乱,各部胜利归来。
     故事梗概
     北宋初年,东爨乌蛮三十七部随大理国平叛归来,即将举行会盟,然而,战争之后的政局面临着重新洗牌,因各部对财富和权力的窥觑,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磨弥长公主沙马沙依本是一个单纯的少女,只想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但兄长战死,父亲暴亡,她猝不及防地被推上了鬼主之位,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突然的变故,沙马沙依不得不迅速成长,逐渐看清了掩藏在刚强背后的温柔、掩藏在温情之后的残忍。沙马沙依决定承担起大鬼主的责任,以流传千古的彝人古乐和彝汉礼仪教化子民,与三十七部歃血为盟,相约和平共处,永结盟好,以一块流传千古的“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见证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故事大纲
     第一幕(部族利益与个人幸福):三十七部随大理国前往滇边平叛,磨弥部损失惨重,王子战死,鬼主也身受重伤。各部都希望在会盟中争取更多利益,磨弥鬼主却因不久于人世,急于操办长公主沙马沙依与罗鸠部三王子拉诺的婚礼,以确保磨弥部后继有人,女儿终身有靠。
     第二幕(真假抢婚与生死离别):沙马沙依与拉诺婚礼当日,正在举行“抢婚”仪式,三十七部大鬼主阿力威突然带兵赶到,要沙马沙依与自己结婚。喜娇妹为保护姐姐,误杀阿力威胞弟;拉诺又因刺杀阿力威被擒。在争斗中,磨弥鬼主箭伤发作吐血而亡。沙马沙依被推上磨弥鬼主之位,为保护部落和拉诺,她只好答应与阿力威结婚。
     第三幕(儿女私情与家国大爱):尽管阿力威百般疼爱沙马沙依,但她仍视他为杀父仇人。长老王和喜娇妹却证实,拉诺虽钟情沙马沙依,但更欲得到权力和鬼主位,甚至不惜杀死磨弥王子、偷袭磨弥鬼主,如今正纠集十余部落,阴谋挑起战争。阿力威为了三十七部免遭战火涂炭,不惜以身赴死,助沙马沙依成为大鬼主。沙马沙依决定承担起大鬼主之责,铲除叛乱,以流传千古的彝人古乐和彝汉礼仪教化子民,与三十七部歃血为盟,相约和平共处,永结盟好,以一块流传千古的“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见证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