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然法权基础

自然法权基础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德)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 出版日期: 2004-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04235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0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然法权基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全名是《以知识学为原则的自然法权基础》;意思是说,这是一项应用知识学原理对人类社会的法治领域所作的研究,而费希特的知识学既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也是一种新的逻辑学,因此,要从形而上学的基础出发读懂这《自然法权基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我经常听到一些友人说,这《自然法权基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后半部分好懂,前半部分难懂,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但是,正像我们研读老子《道德经》时不能只看相对易懂的“德经”,而略去难懂的“道经”一样,我们在研读一本法权哲学古典著作时也不能只看讲法权的部分,而忽略讲哲学的部分。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们不妨在读此书以前,先读费希特耶拿时期的通俗知识学著作,例如《论知识学概念》和《知识学新说》,使自己能够在形而上学领域里获得必要的预备知识,这或许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古典哲学论著。
目录
导论
Ⅰ.一门实在的哲学科学应当如何与单纯的形式哲学相区分?
Ⅱ.作为一门实在的哲学科学的自然法权学说尤其应当研究什么?
Ⅲ.关于目前的法权理论与康德的法权理论的关系
第一编法权概念的演绎
§1.第一定理:一个有限理性存在者不认为自身有一种自由的效用性,就不能设定自身
证明
附论
§2.系理:理性存在者这样设定其发挥自由效用性的能力,就设定并规定了一个在自身之外的感性世界
附论
§3.第二定理:一个有限理性存在者不认为其他有限理性存在者有一种自由的效用性,因而也不假定在自身之外有其他理性存在者,就不能认为自身在感性世界中有自由的效用性
证明
附论
§4.第三定理:一个有限理性存在者不把自身设定为能与其他有限理性存在者处于一种确定的、人们称之为法权关系的关系中,就不能假定在自身之外还有其他有限理性存在者
证明
附论
本编附论
第二编法权概念适用性的演绎
§5.第四定理:理性存在者不认为自己有一个物质躯体,并由此规定这一躯体,就不能设定自己为有效用的个体
证明
§6.第五定理:一个人不设定自己的躯体受自身之外的另一个人的影响,不由此继续规定自己的躯体,就不能认为自己有一个躯体
证明
附论
§7.证明法权概念的运用借助于已提出的定理是可能的
第三编法权概念的系统运用;或法权学说
§8.对法权学说的划分的演绎
法权学说第一章原始法权的演绎
§9.可以用什么方式设想原始法权?
§10.原始法权的定义
§11.原始法权的分析
§12.通过法权平衡观念,过渡到强制法权研究
法权学说第二章关于强制法权
§13.
§14.一切强制法的原则
§15.关于强制法的建立
法权学说第三章论国家法或一种共同体的法权
§16.共同体概念的演绎
国家法学说第一节论国家公民契约
§17.
附论
国家法学说第二节论民法
§18.关于民事契约或财产契约的精神
§19.上述财产原则的充分应用
§20.论刑法
国家法学说第三节论宪法
§21.
家庭法概论(自然法权第一附录)
第一章婚姻的演绎
第二章婚姻法权
第三章论两性彼此在国家中的一般法权关系
第四章论父母和子女彼此的法权关系
国际法和世界公民法概论(自然法权第二附录)
Ⅰ.论国际法
Ⅱ.论世界公民法
译者注释
校者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