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00个艺术家的故事

100个艺术家的故事

  • 字数: 28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作者: 徐鲁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683796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00个艺术家故事》:本书选取了世界艺术史中100位星光熠熠的艺术家,讲述了他们为了艺术的努力、奋斗和付出。少年朋友们在阅读这些艺术家故事的时候,在欣赏他们奉献给世界的艺术果实,领略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胜境的同时,还将被艺术家们高尚的心灵、博大的情怀、人格的魅力所感动,进而也能像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去热爱生活和人类,去发现和热爱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用一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作者简介
徐鲁,1962年生于山东胶东半岛,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散步的小树》《世界很小又很大》等,散文集《童年的小路》《对星星的诺言》《青梅竹马时节》《童年的牧歌》《画布上的激隋》《黄叶村读书记》《时光练习曲》等四十余种,另有长篇小说《为了地久天长》、长篇传记《普希金传》《音乐巨人贝多芬》以及《沉默的沙漏?徐鲁自选集》《徐鲁青春文学精选》等选集多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青年文艺奖、湖北文学奖等。
目录
市面上写给儿童看的传记文学并不是很多。徐鲁老师的文字贴近孩子们的语言习惯,故事内容有趣生动,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摘要
    达?芬奇(1452―1519)
     生于佛罗伦萨,意大利学者、艺术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以绘画成就优选,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抱银鼠的女子》《安吉里亚之战》《三王朝拜》等。
     说不尽的蒙娜丽莎
     莱昂纳多?达?芬奇,生活在恩格斯所谓的“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他以自己在科学和艺术诸多方面的成就,宣告了“人”的胜利,同时也意味着愚昧黑暗的中世纪以及神权力量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禁锢的失败。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思想巨擘和文化天才。他的人文主义立场和美学观,他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挑战,他对人的价值与权利的肯定与张扬,还有他对出卖耶稣的犹大的揭露与批判,无不带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绘画大师,他给人类留下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安吉里亚之战》《三王朝拜》等许多幅杰作,这些作品为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所激赏。他的绘画理论和美学观念,他对完美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极大地影响了16世纪以及后来的各个世纪的绘画观。
     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说。其实,蒙娜丽莎也是说不尽的。数百年来围绕着这幅画所发出的种种探索、追寻、猜测、演绎,以及致敬的文字,真是难计其数,几乎成为莎士比亚之外的另一门“莎学”。
     关于蒙娜丽莎的人物原型,长期以来,历史学家、艺术史家和艺术爱好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最普遍的说法说,画中的女子是当时佛罗伦萨的一个商人的妻子,画家画她时,她只有24岁。为了画出她那一丝迷人的微笑,据说达?芬奇曾想尽办法,甚至请人在她旁边唱歌、演奏、说笑话。画家自己也曾为她讲笑话,逗她高兴,以期使她长期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愉快。也有一说,因为画家和她长期接触,彼此之间有了感情,达?芬奇深深地爱上了她。
     另有人说,她是达?芬奇的母亲。还有人考证过,她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妓女。此外,还有人甚至认为她其实是达?芬奇本人的女性形象自画像,因为从蒙娜丽莎的脸上可以看到达?芬奇本人的影子,而现在很多人也认为达?芬奇是一个同性恋者。不过,据近期新的一个研究结果,蒙娜丽莎确是达?芬奇一个商人朋友家的善良的家庭主妇。早在1550年,就有研究者认为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这位名叫格拉迪尼的家庭主妇,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佛罗伦萨市教师帕兰蒂对该市的档案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发现,达?芬奇家族与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关系密切,而他正是格拉迪尼的丈夫,两人于1495年成亲。帕兰蒂认为,“蒙娜丽莎的画像完成于格拉迪尼24岁时,可能是达?芬奇父亲替自己的朋友付钱画了这幅画,他曾不止一次做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当时达?芬奇陷入了财务纠纷,父亲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的儿子。”帕兰蒂还在档案中找到了弗兰西斯科的遗嘱,他在遗嘱中称格拉迪尼是他“心爱的”和“忠实的”妻子,意指格拉迪尼拥有高贵、忠诚的品质。他们夫妇两人一共育有五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后来成了修女。
     除了人物原型,在过去数十年里,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也一直在研究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蒙娜丽莎》,试图解开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的秘密。美国加州大学阿曼德?哈姆达文奇中心顾问、画家雅克?弗兰克曾经认为,几乎没有人能寻求到解释达?芬奇绘制此画时所用的手法。因此,他一直试图揭开这个谜底。经过长期研究后,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他认为,从技术角度讲,《蒙娜丽莎》对所有理解都提出了挑战,达?芬奇如何绘制这幅光线与阴影完美结合的作品,长期以来就是个谜。为此,画家创造了“晕涂法”这个词语,用于描述其所称为“没有线条和边界,就像烟雾一般”的绘画技术。尽管达?芬奇在别的许多作品和发明上都有不可思议的注释,却从来没有真正解释过他如何取得“晕涂法”效果的原因。这种效果使《蒙娜丽莎》这幅画几乎具有三维效果。弗兰克说:“‘晕涂法’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让阴影和线条以难以觉察的方式连在一起。”一种解释是,达?芬奇可能用手指和拇指将色彩之间的线条弄平,但弗兰克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简单、过于拙劣。又有法国一位卢浮宫专家,在一本新书里披露了在《蒙娜丽莎》下面发现的一幅草图的痕迹。尽管此前有许多专家试图“重造”蒙娜丽莎的眼睛,但弗兰克希望能证明达?芬奇首次在草图上画《蒙娜丽莎》的过程。为此,弗兰克将一种冲淡的半透明油质液体倒在上面,使线条变得柔和起来,然后用细刷弄的原点仔细润色画中细节,最后再倒上另一种稀的液体。弗兰克认为,蒙娜丽莎面部一些区域可能在上面有30层厚,尽管漆层已经令人难以置信的细薄。弗兰克最后说:“《蒙娜丽莎》一画中存在超乎寻常的一致性。这表明,达?芬奇可能用时多年才完成这幅传奇名作。”
     《蒙娜丽莎》诞生已经500多年了。她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形象之一。可以说,在西方所有描绘女性的艺术作品中,没有一幅画能超过《蒙娜丽莎》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蒙娜丽莎》只能是出自真正的天才之手的神妙杰作。如今,每一个去巴黎的人,无不以进入卢浮宫一瞻《蒙娜丽莎》的芳容为荣幸。画面上,蒙娜丽莎优雅而娴静地侧坐在阳台上,柔美纤秀的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她优雅而安闲的右手,被人誉为世界上好看丽的女性之手。她的眼睛和嘴角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似乎是微笑刚开始的那一瞬间,又像是微笑将结束的一刹那。她的目光脉脉含情,薄如蝉翼的透明面纱,难遮她那妩媚的笑意。为了展现出人物细微的心理状态,达?芬奇突破了基督教禁欲主义所谓的腹部以下乃情欲所在,因而女性肖像不能画到腹部以下的清规戒律,完整地画出了她的胸部和腹部,显示了一种青春洋溢的女性之美。艺术批评家和画家瓦萨里甚至觉得,细看蒙娜丽莎脖子下面的凹处,“仿佛可以看到血脉的搏动”。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