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造富强:吴加富和他的富强科技

智造富强:吴加富和他的富强科技

  • 字数: 1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尤文华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46136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创新之路》系列丛书,主要描写了苏州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区域内各行业领军人物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高新区的迅发展。本书主要介绍了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加富的故事。故事主要分为二十八个章节,描写了主人公如何从四川大山走出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起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的故事。
作者简介
尤文华,网名蓝印花布。江苏苏州西津桥镇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在路上》《救赎》,报告文学《智造富强――吴加富和他的富强科技》。
目录
序言
序章
个人成长篇
第一章 立志走出大山
第二章 求学之路
第三章 象牙塔内
第四章 初入社会
第五章 职场拼搏
第六章 辞职创业
企业初创篇
第一章 婚房抵押
第二章 第一桶金
第三章 试试又没有关系
第四章 接下4.5亿元大单
第五章 “卖了自己”
第六章 攻坚硬战
企业成长篇
第一章 2014年的年会
第二章 我只要五分钟
第三章 五封邮件
第四章 推到前台
第五章 工业4.0时代下的“海底捞”
第六章 看到了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
企业壮大篇
第一章 富纳智能制造学院
第二章 智能制造样板
第三章 员工家属的来信
第四章 布局全球
第五章 罗克韦尔公司的颁奖
第六章 智能制造私董会
第七章 苏州巴蜀同心汇
摘要
    1977年腊月廿二日,吴加富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徐塘乡平沟村青家组。那是一个放眼只能见到山的地方。徐塘乡之名也是因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内有一平塘,行人至此需徐步缓行而来。平沟村更是一个处在半山腰的小山村,海拔2000多米。
     任何人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里找到缩影。吴加富的父亲一辈子生活在山里,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走出大山,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走向富强。因此,他给两个儿子取名加富、加强。
     父亲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吴加富清楚记得,小时候,村里要写个什么申请或谁家里有红白喜事要写个字什么的,都是父亲来写。文化人,哪怕是在最偏远的乡村,都是被人高看一眼的。要有知识,要让自己成为文化人,像种子一样在吴加富的心里扎下了根。
     从小,父亲就教吴加富学写毛笔字,在饱蘸墨水的一笔一画中,吴加富不仅练了字,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山里孩子最爱的不是坐在学校里,而是与山同乐、与水嬉戏,上学尚且坐不住,一放学就更像解放了一样,放牛、割草、爬树、采果子、喂猪,玩得可欢了,可吴加富总是认真地先把作业做完了再玩。倘若有数学应用题做不出来,他就会急得大哭,好像自己没完成任务,对不起出题人一样。有一次,实在是想不出来,他心里想,这脑袋怎么就是想不出来呢?他懊恼得一拳一拳地打自己的头。村里人觉得这孩子读书读疯魔了。大家劝他出去玩一会,可他倔强地非要把那道题做出来才罢休。
     当时的村级小学,因为人少,常常是复式班,二、三年级的学生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夸张的是吴加富所在的村子学生更少,是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孩子共用一间教室。老师在教一年级的时候,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做作业;二年级上课时,一、三、四年级的学生做作业……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聪颖的吴加富不仅学会了_一年级的课程,还把二、三、四年级的课程陆陆续续地都听会了c
     山村的岁月就像村头的石头碾盘一样,在人们不懈地劳作和企盼中沉重且顽强地前行着,日子过得贫寒,大家的心态却是平和的。吴加富一直记得,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谁家要有点好吃的,都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吴加富家里有棵杏子树,每到秋熟时,母亲总会让他拿着成熟的杏子分给邻里的小伙伴们。母亲的纯朴、厚道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每当秋收时,大家总要问问吴加富家:玉米打碾了吗?山地里的麦子收了吗?如果没有,便主动来帮忙……即便没有物质的滋养,但山村人彼此之间的亲情却生长发育得根深叶茂,让吴加富从小就养成了懂得顾及别人心理的习惯。
     村里人都说:“吴加富乖,有礼貌,只是性格弱。”吴加富的所谓“弱”其实是心地善良,外表不彪悍、不尚武,而他性格中顽强的一面别人不知道罢了。可听到这话,吴加富有些不服气了,为了表现得和村里孩子一样的胆大、淘气和野气,一天,吴加富和表哥――二姨家的儿子捡娃子,偷偷地从家里带上一把装铁砂的猎枪,上山去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川绵阳平武山区,山高坡陡,森林密布,对外交通非常不便,这一切也使得这里还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野生动物多。靠山吃山,平沟村还保存着千百年来的古老传统,每逢冬季,村民们会一起围猎。所以,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猎枪。夏天的山上,时有飞瀑,漫山遍野的绿;树上、地上还有好多野果子,山杏、野桃、火棘果、蛇皮果、野生猕猴桃,哪哪都是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两人兴冲冲地四处胡逛。
     “捡娃子,给我打一枪。”吴加富看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枪,很希望像大人_样打猎,要是逮个兔子、野鸡什么的,那村里人谁也不敢说自己胆小了,还可以给家里开点荤。吴加富心里盘算着。
     “等有物再说嘛。”
     捡娃子一边嘟哝着,一边低头看似老练地装铁砂,谁知不知怎地枪就走火了,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铁砂从枪管里喷出。“啊啊啊……”捡娃子凄惨地大叫起来,铁砂喷到了捡娃子脸上,顿时鲜血直流。
     不得了了,闯祸了!
     吴加富看到满脸是血的捡娃子,吓得大哭起来,拔腿就去叫村子里的大人。
     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