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蒙克:痛苦的表达/(法)法比耶纳.艾丽斯 著;李磊 译

蒙克:痛苦的表达/(法)法比耶纳.艾丽斯 著;李磊 译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法]法比耶纳·艾丽斯/著;李磊/译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34566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11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虚拟展厅※为每位画家模拟一座专属美术馆精心划分各大主题展厅近距离欣赏画家六十余幅代表作※高清细节※欧洲知名媒体GEO艺术与《世界报》联合出品 全球各大美术馆供图 逼近原作的细节呈现※随画解读※资深艺术学者撰写画作介绍如同参观美术馆时的贴心讲解※画家年表※随书附带画家生平履历了解艺术大师创作历程※收藏分布※散落各地的原作分布详表指引你探寻真迹之路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读者能欣赏到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家蒙克的60余幅作品。他主张以绘画来表达自我情感,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从清冷的北欧自然风光,到亲人的离逝画像,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些情绪可以在《呐喊》这样的有名作品中得以体现。
作者简介
法比耶纳?艾丽斯,法国人,GEO合作作者。出版过若干历史和艺术史图书。
目录
一套书看懂世界名画在“纸上美术馆”中变身艺术达人————————————19位有名绘画大师达·芬奇、波提切利、拉斐尔、梵高、莫奈、维米尔……把美术馆搬回家与世界名画亲密接触在“纸上美术馆”中开始艺术启蒙之旅
摘要
    我停下来,倚靠着栏杆,几乎筋疲力尽。云彩猩红如血色一般,仿若几条火舌,就悬挂于蓝黑色峡湾之上。我的朋友们走远了,就我独自一人站着,因靠前不安而颤抖,我想我听到了大自然无尽地剧烈嘶吼。——蒙克,《白色评论》杂志,1895年11月15日局部细节详解永恒的天空1893年,蒙克创作了第一幅《呐喊》,这是一幅纸板色粉画。此画为世界上的艺术作品之一。这位呐喊者的创作灵感可能源自秘鲁查查波亚文化时期的一具木乃伊,其自1882年起收藏于特罗卡代罗人种志博物馆。画面全景描绘的是从艾克贝格瞭望出去的奥斯陆峡湾,开阔的视野里浮现着城市和另一边的山丘。人们可以看见远处的几艘帆船。蒙克的两位朋友走在他的身后。他的脸仿佛一个骷髅头(这张脸庞可能也是一副面具),只能从上面辨认出注视的目光以及大张着的嘴巴,嘴型拉长直至扭曲变形,这幅面孔让人联想起一种声嘶力竭的尖叫,它如此剧烈让人几乎以为声音会刺破耳膜:这是一声从未听过的嘶吼,如此痛苦地呼喊着,以至于让人害怕无法将它从记忆中抹去。画家以同样的方式描绘出这双受到惊吓的眼睛,里面流露出同样的惊恐与迷失。一切好似被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而去,火焰灼烧着天空,这片景色仿佛因痛苦而蜷曲着。在《绝望》(详见第72页)和《呐喊》两幅画里,蒙克描绘了立于 捷波洛街边的栏杆,这条路通向 诺尔茨特兰德,在搬到奥斯陆之前他的家就在诺尔茨特兰德。《呐喊》这幅画有五十多个不同版本。《呐喊》1893 年 纸板上油彩、粉蜡笔高:91 厘米 宽:74 厘米奥斯陆 挪威国家美术馆——————————————————————————————————照亮世界的光线这幅油画同样存在多个版本,其中的一幅巨幅布面壁画(1909—1916)作为主装饰画悬挂在奥斯陆大学礼堂内。太阳为世界带来了光明,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照耀着奥斯陆大学。克拉格勒是位于挪威泰勒马克郡的一个海水浴疗养地,这颗恒星就从克拉格勒的海面上冉冉升起。光线触及海面上的礁石,阳光为礁石染上了一层蓝紫色。此画展现出一幅虔诚的图景:蒙克成长于一个尊崇路德主义的家庭,上帝之光照亮了世间。《太阳》1910—1913 年 布面油彩画高:162 厘米 宽:205 厘米奥斯陆 蒙克博物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