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犯罪预防原理

犯罪预防原理

  • 字数: 32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王瑞山著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3704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犯罪行为相对于社会规则而客观存在,因严重侵犯规则所保护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成为社会控制的对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今中外,人类社会都在为预防犯罪而努力,形成了丰富的犯罪预防文化。犯罪预防的成功已经且正在为众多科学、精细的评估所证明,以证据为基础的犯罪预防理论也日益丰富。《犯罪预防原理》在厘清犯罪预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双重视角,以结构和过程为逻辑框架对犯罪预防基本理论进行深层解析,以期对当前犯罪预防理论和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王瑞山,男,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学、治安学、刑事司法学。撰有《法治视野下治安防控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中国传统治安思想研究——以“盗贼”为考察对象》(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安全管理与私人保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传统治安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等。曾获重量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目录导言第一章犯罪预防的内涵与外延第一节犯罪预防的定义与特征一、犯罪预防的定义二、犯罪预防的特征三、犯罪预防与相近概念比较第二节犯罪预防的类型一、社会预防、情境预防与发展式预防二、犯罪预防和被害预防三、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四、青少年犯罪预防与一般犯罪预防第三节犯罪预防的原则和步骤一、犯罪预防的原则二、犯罪预防的步骤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犯罪预防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社会预防一、养性成善:抑制犯罪发生的个人因素二、足民弥盗:抑制犯罪发生的经济因素三、任官以贤:抑制犯罪发生的政治因素第二节中国古代社会的情境预防一、邻里联防二、武器管制三、社会活动管制四、秘密控制第三节中国古代家庭的犯罪预防一、古代家庭的青少年犯罪预防二、古代家庭生活的犯罪防范第三章当代中国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战略第一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涵及其发展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定义与特征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思想的提出与发展第二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构成与工作范围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构成要素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原则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的原则第四章现代西方犯罪预防思想第一节古典犯罪学学派:刑罚威慑一、贝卡里亚的犯罪预防思想二、边沁的犯罪预防思想第二节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矫治、隔离及刑罚替代措施一、龙勃罗梭的犯罪预防思想二、菲利的犯罪预防思想第三节犯罪的社会学理论:反贫困与社会改造一、社会解组理论与芝加哥社区计划二、紧张理论与“反贫穷战争”三、标签理论与刑事政策改革四、权力冲突理论与社会改造第四节环境犯罪学:抑制犯罪机会一、环境犯罪学的历史追溯二、犯罪预防的环境策略三、环境预防的警务应用第五章初级预防策略第一节一般威慑一、一般威慑及其理论背景二、一般威慑的三个要件三、一般威慑理论的应用第二节环境设计以预防犯罪一、环境设计以预防犯罪的内涵二、环境设计以预防犯罪的策略三、防卫空间的设计四、环境设计以预防犯罪的实施第三节邻里预防一、邻里预防的概念框架二、邻里预防的措施三、组织居民参与邻里预防的策略四、英国的社区伙伴关系策略第六章次级预防策略第一节情境预防一、情境预防的主要理论基础二、情境预防的具体措施三、对情境预防理论的批评及回应第二节发展式预防一、发展犯罪学理论二、犯罪发生的风险因素三、以风险为中心的预防措施第七章三级预防策略第一节特别威慑与犯罪能力剥夺一、特别威慑二、剥夺犯罪能力第二节罪犯矫正一、关于矫正效果的争论二、认知行为干预三、强化监督四、恢复性司法五、毒品法庭第八章犯罪预测第一节犯罪预测的特征、类型和流程一、犯罪预测的特征二、犯罪预测的类型三、犯罪预测的流程四、我国犯罪预测的数据困境第二节个体的犯罪预测与重复被害一、个体犯罪预测的类型二、个体的犯罪风险因素三、犯罪预测与重复被害第三节犯罪风险调查一、犯罪风险的界定二、犯罪风险应对策略三、犯罪风险的来源四、犯罪风险调查的实施第九章犯罪预防的评估第一节犯罪预防评估的类型与方法一、犯罪预防评估的类型二、犯罪预防评估的方法三、犯罪预防评估常见的问题第二节犯罪转移和预防利益扩散一、犯罪转移二、犯罪预防利益的扩散三、犯罪转移和预防利益扩散的影响主要参考文献感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