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华少年说(第4辑)

清华少年说(第4辑)

  • 字数: 296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邴浩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3378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通过当代清华学子的精彩故事,给无数青年学生以学习的榜样和启示。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清华年青学子的书籍。无论是醉心学术、勤奋有加的学霸,还是矢志不渝、情系家国的赤子;无论是才华横溢、白衣翩翩的少年,还是奔跑如风、坚毅果敢的健儿;无论是特立独行、追求梦想的学子,还是不舍昼夜、执着坚守的行者。清华人用自己的行动讲述了这个时代的清华故事,而清华的风貌也正寓于其中。50组人物各有各的不同风采,但在这变化与多样之中,也自有不变与共同——那就是清华人无不镌刻着国家情怀、民族烙印、时代使命。“清华少年说”,讲出更多当代清华学子的故事,传承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作者简介
邴浩,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书记(主持工作)、团十八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主编了《清华少年说》前三辑。
目录
第一章多维学霸1 司桂恒: 不只做设计者,不止为建筑人3 吕一铮: 用六种语言诠释环境人的风采13 刘充: 充耳有闻,想把园子里的精彩讲给你听21 曹越: 双肩挑,我的路和远方31 颜枫: 见到漫天飞舞的粉煤灰时,我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和重担38 白蕊: 清华人要做就一定要做重量难题!45 史凯特: 她来自澳大利亚,在清华拿了特奖53 吴蔚: 从废弃物料到国际大奖,青年雕塑艺术家的坚守60 张学强: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67 胡尊严: 星辰夙驾 追赶朝阳74 曹天宇: 智造之路赤子之心81 第二章校园达人87 修新羽 : 写作就像我的呼吸89 宿涵: 科技让音乐更美好94 刘西洋: 他用影像,呈现给世界一个多彩的清华99 王德龙&管玉磊: 立体二校门录取通知书的故事110 清华大学校园讲解志愿者 : 自我实践,服务他人;自我 教育,推动社会115 温家星: 2018,卫星刚入轨,梦想刚上线!120 程正雨: 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村民126 清华大学超算团队: 兴趣、挑战、不断前行136 沙明: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41 王明媚 : 清华快闪女指挥背后的故事145 第三章别样青春153 廖宁: 征服超级铁人三项赛,她成了清华第一个女“铁人”155 林子钏: 拼下生命中的每一球166 鄢晓君: 用创业挽救生命174 2018年清华登山队: 拥抱雪山,挑战自我181 王宇: 遇到障碍,挑战它,征服它193 徐晨: 创业这件事,从一份大作业开始203 曾繁尘: 在清华做新媒体的500天211 金文恺: 我在非洲实习的50天217 余霄: 想青年之所想,讲青年之所讲226 巴达伟: 以文学架起中非桥梁236 孙梦园: 献血28次的清华女孩242 包育典: 结缘乒乓,又因乒乓结缘247 赵闯: 坚守理想,行胜于言252 第四章责任担当257 郑艺: 西北的星空,有我一份点缀259 林荣灿: 猛将起于卒伍,祖国应当是每个人的志向265 赵玉: 担情怀,赴西部272 王政: 做和英雄并肩战斗的人278 周崇武: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286 李俊: 藏区海拔4 950米,这名消防员要做一名“帕灯村 村民”294 清华研究生支教团: 深入基层支教育人,书写别样精彩 人生304 曹超纪: 基层三十日,体会真正的扶贫百态308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群体: 信仰,让青春的脚步更加 坚定317 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 公益之行,我们永远在路上326 李茂林: 干事创业,一心报国——做有担当的五道口人338
摘要
    司桂恒:不只做设计者,不止为建筑人
     文 李恺文
     ?司桂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本科生
     司桂恒站在特奖答辩台上对着观众语速飞快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在上台之前,他已经像特工一样对了表。
     他这周太忙了,周三刚考完试,周五要交的图还没有画完,跟答辩介绍人――院长庄惟敏才配合过一次,能不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答辩,心里还没底。庄院长介绍他是一个“让老师眼前一亮的才子”,但这个才子此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哇,我要讲不完了,要赶紧把它讲完”。他其实一点也不紧张,他只是想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自己的事情。毕竟,他心里已经盘算好了,等特奖答辩会一结束,他就直接去建筑馆画图。
     7分钟,他刚好结束了答辩陈述;第二天凌晨一点三十四分,他打印出了早上要交的设计图。离不开、放不下的热爱
     司桂恒与建筑好像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小时候他热爱拼积木,乐高玩具出一套买一套,家里摆满了他的“作品”。高一暑假时,一位清华建筑学院学生的分享,让他突然来了兴趣,于是高二来清华参加暑期学校时,司桂恒偷偷溜到了建筑馆里面,当时楼道里展出的学生作业,打动了当时对建筑还所知甚少的他。他想,它们比自己搭的乐高积木要高级一点。
     当梦想已经实现,大四的司桂恒提起“出图”,依然热情不减。他饶有兴致地前倾着身子说:“我觉得做模型确实挺好玩的。出图的时候也不是说我一定要逼着自己熬夜,但灵感来了就舍不得回去。”为此,他不止一次地突破了给自己设定的回寝室时间,迎来了一个个通宵加早课的日子。
     在建筑学院,建筑设计课无疑是同学们优选的挑战,有所谓“不给活路,暗无天日"的说法。拿了10门设计课的优选分,司桂恒的每一个设计却从不炫酷。他认为可以追求炫酷,但是形体要有道理,“建筑师嘛,踏实也是一种对”。
     司桂恒在大二设计了一个养老院,为了让老人们有一种“回到自己小时候居住过的村庄"的感觉,他加人了很多体贴又可爱的小设计:“回”字形的院落让老人们只要沿着一个方向走就能回到房问而不会迷路;错落的小坡屋顶让老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找回童年村落的回忆;屋顶间增添的小院子给每个老人独处空间的同时,也能带来阳光和绿色。
     说起建筑设计,他提到最多的词就是“思考”。对于他来说,建筑设计的手法和策略都是后话,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创作对于这个地段的独特意义。“我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每一次设计就是只能属于这个地方,它不能被搬到其他地方去。”
     大三时,他师从鸟巢中方总建筑师李兴钢教授,做一个清华文化纪念馆的设计。为了表现出清华红砖的材质特点,他一点一点地在电脑上把每一块砖涂好颜色,然后打印出来,再一张张贴到模型表面。任务量大得惊人,最后一周进度几近停滞,他为此熬了四个通宵。
     做完之后他甚至去找同学借了个GOPro相机,放进模型里拍内景,拍出来的效果好,他也很开心。李兴钢教授称赞他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说他“拥有超常的成熟、天分和勤奋”。这是10门设计课里专享的A―,但却是他最喜欢的设计。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