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永不磨灭的记忆——向共和国老战士致敬

永不磨灭的记忆——向共和国老战士致敬

  • 字数: 21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作者: 何丽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9054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父母这对老战士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的描述,通过亲历、收集、整理、书写、访谈、制作的相关文字、图片、史料等等,展示了他们那一辈老战士走过的岁月、坚定的信仰、坚守的初心、永葆的本色的崇高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讲述了几十年来,这对老战士不忘初心,始终坚定地忠诚于革命理想与信念;坚守革命战士的职守、思想、品质;坚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吃苦在先的战士本色;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地为人民奉献着心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战士精神比天高、比地大、比海深
致敬词
第一篇 永不磨灭的记忆 / 001
一、永远的红军 / 003
二、永远的长征 / 006
三、向巾帼英雄——中国女红军致敬 / 032
四、镜头记录下纪念长征胜利活动 / 044
五、红后代的红结 / 064
第二篇 革命圣地延安 / 071
一、延安: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 / 073
二、七贤庄1号:通往延安的门户驿站 / 078
三、清凉山印刷厂:党中央的宣传阵地 / 083
四、延安荣校: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上 / 089
第三篇 难忘延安岁月11年 / 105
一、革命需要:看护排长转成售货员 / 107
二、组织信任:不认秤的伙食管理员 / 110
三、思想升华:在抗大听毛主席作报告 / 113
四、寻人70年: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 116
五、劳山事件:何炳文为保护周恩来负伤致残 / 120
六、组织介绍:蒲文清与何炳文结婚 / 125
七、生产先锋:荣校小钢炮蒲文清 / 128
八、快乐时光:一排窑洞的邻居们 / 132
九、艺术滋养:两代人的“鲁艺”情结 / 135
十、转战陕北:六岁娃随队伍徒步行军2000里 / 141
十一、憨厚质朴:红军马夫杨爷爷 / 144
十二、第一选择:马褡子比女儿的命金贵 / 150
十三、东渡黄河:奔赴大别山 / 154
十四、英雄气概:战场上没有残疾人 / 159
十五、魂牵梦绕:荣校永恒的记忆 / 173
十六、人走心留:撤离延安情难舍意难离 / 178
第四篇 不灭的延安灯火 / 181
一、寻史30年:延安荣校的红色记忆 / 183
二、读何丽《不灭的延安灯火》感言 / 186
第五篇 永远的长征精神 / 189
一、百姓情怀:胡同里的红军奶奶 / 191
二、清正廉洁:公私从来不是一家人 / 206
三、穿越时空的歌:老红军手抄革命歌曲 / 209
四、永远的传承:长征精神万岁 / 221
五、巾帼英雄:向中国女红军致敬 / 224
第六篇 传承永远在路上 / 227
一、颂红军 / 229
二、我家的家风 / 231
三、妈妈,我不跟您说永别 / 236
四、读《妈妈,我不跟您说永别——女儿心语》感言 / 244
第七篇 共和国不会忘记 / 247
一、中国女红军的长征故事 / 249
二、《永远的红军》 / 280
三、接受北京电视台《晚情》栏目组采访 / 283
四、女红军蒲文清子女捐赠文物 / 284
五、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关工委举办弘扬长征精神的活动 / 289
六、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 291
编后语 / 295
后 记 / 297
感谢的话 / 305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