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
字数: 369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 北京老舍文学院
出版日期: 2019-08-01
商品条码: 978751713170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西单和大杂院,都是北京的文化符号,有着浓浓的京味。西单,老北京文联的所在地,往北步行半小时就是《四世同堂》中小羊圈的那片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的编者们怀着对老舍先生深深的崇敬与怀念。的确,这本小说集所展现的北京文化符号和众生相,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京城生活与传统北京文化的连接和传承,看到了个体的生命经历对社会景象的注解和反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的汇编,收录了十余位中青年作家创作的小说作品。这些作家在北京的经历和体会在这里得到了碰撞和沟通,传递出“新京味小说”孕育成型的信息,让我们不禁展开对新京味小说的想象——它承袭了京味小说的文化之雅和市井之俗,并融入了富有现代意蕴的审美新时尚;既有传统之醇厚,又有现代之飘逸;它就像一颗种子藏在北京作家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北京老舍文学院于2017年5月成立,承担北京市文学人才培养、文学创作指导等工作;承担相关文学奖项评奖和申报、作家职称评审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负责驻会专业作家、聘用合同制作家的管理和服务。
目录
西单大杂院 .......................................................................... 陈楫宝 1 偷窥..................................................................................... 琅环 21 爱的集结号.......................................................................... 周宝平 37 白平..................................................................................... 林勇鸿 51 佳人瘦.................................................................................. 左雯姬 65 良人当归.............................................................................. 方言 90 单程车票.............................................................................. 李灵 120 老王的“点赞” ................................................................... 史啸思 143 金钱鼠尾........................................................................... 火天大有 157 乡戏..................................................................................... 周树莲 198 白信封.................................................................................. 王咏华 212 遗失的帽子.......................................................................... 岩颜 233 花乡..................................................................................... 张爽 252 飞越北冥山.......................................................................... 张慧娟 285 我的姐夫彼得潘................................................................... 王也丹 308 寂色..................................................................................... 王琛 327
摘要
朱大哥是我的老房东。
老房东不老,刚过五十岁,正值知天命。套着海军蓝T恤衫,穿着大裤衩,趿拉着一双拖鞋,左手插进裤兜,右手揉搓着核桃,他高大而有些臃肿的身躯斜靠在朱红色院门柱上,面朝胡同口,还是招牌式地眯着眼,目光从胡同外西单商场玻璃幕墙折回,穿过上午灿烂的阳光,在路人身上扫来扫去。
一个多小时前,他刚吞下一张大饼,就接到我要来访的电话。他有些激动,说麻溜儿地吸口老北京酸奶,就到门口等我。他扬言虽然十年不见,肯定能一眼认出我,绝不含糊。
车子停在隔壁商场停车场,下车走到胡同口,我抬眼一瞄,就看到他了。硕大的酒窝,镶嵌在他笑眯眯的右面颊上,依旧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他的目光在我的脸上停留片刻,有一个仓促的对视,然后一扫而过。待我走到他跟前,喊了他一声。他愣怔住了,睁大着眼,盯着我端详一番,左手忽地搭着我的肩,口中念念有词:哎哟喂,这体面劲儿,毛儿嫩,滋润着呢。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哪儿见你挨刀了啊……他瞅着我的头发:嗨,就头发少了点儿,都胖眯眼儿了。然后,他又追加一句:改行做生意,那可不操心嘛!
他伸出右手顺势绕臂,亲昵地搂着我的肩,转身迈进四合院,随手关上朱红色大门。
当年我搬进这个闹中取静的四合院时,他还在北京垂杨柳的一家化工机械设备厂上班。每天一大早,6点多钟,他骑上二八款自行车,每踩一下,脚踏发出哐当摩擦声响,他浑然不觉,哼着邓丽君的《甜蜜蜜》,穿过长安街,由西到东,然后傍晚下班返程,由东到西,再次穿过长安街,来回二十公里。抵达家里时,他哼着小调,支起自行车的“咔嚓”声,我在隔壁斗室,能清晰地听见,房东回了。
四合院在西单商场后边,太仆寺街与府右街交界处,一堵灰墙把面街的喧嚣隔离在外,一扇朱红色大门,关进静雅和神秘。四合院是四进,看似殷实气派,其实进入院内,就会发现它早被不同时期安置进来的过多住户,改造成一个多户居住的大杂院。
大院空间逼仄。推开大门进去,左右中三条路,径直走下去,就是一间间小平房,住着一家三口或数口。房前厨房、小杂房,也是一家挨着一家,密集地拥挤着,把原本宽敞的“口”字体型庭院,隔成了“中”字格局。两棵枣树,一棵在朱大哥的小杂房门口,皴裂的枝丫斜向天空,绿意弥漫;一棵在中路两家厨房夹缝中间,扭曲地伸起树干,歪过瓦脊,散开茂绿的枝叶。只有那棵道劲沧桑的石榴树,待在南墙边上,静静地看着进进出出的老老少少,看着院里的阳光和月色。院里小道,只容得下推着一辆自行车的宽度,每天早晚,大人上下班,孩子们上学放学,小道过于拥堵,人流缓慢,他们排着队,彼此招呼着,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问候或打趣。红色院门一关,世界就在院子里,连接内外的只有屋里的灯火和天上的星光,当然还有飘来的梦。许多人羡慕红门,梦想走进四合院,然而不知这院子早就己成了大杂院,不再幽静。
虽是大杂院,属于国家某部委家属院,一般不对外出租。我住进来,得益于金大姐――大清朝雍正皇帝后裔。清王朝终结后,这些八旗子弟陆续改了姓氏,其中就有爱新觉罗氏改姓金的。
金大姐是我在京第一家单位同事。那时我月薪不高,金大姐成功地游说了她的邻居朱大哥,将他的一个“小杂房”租给我住,地摊价。首都租房难又贵,当即觉得天上掉馅饼,自己被砸中了。
朱大哥老家是山东的。他父亲是红小鬼,参加革命早,转战南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安排进国家某部委,直接服务于早期的某有名将军部长。在西单这家四合院,分了两套房子,还在两房之间搭建了一个小杂房,一下子从无产阶级成为“有产者”了。
P1-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