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与建设研究

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与建设研究

  • 字数: 3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联俊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093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表现、机理、特质、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于了解网络社会发展规律,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工作学习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引导公民在网络社会中思想变化和价值取向,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自觉调整和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言行合力,增长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作者简介
陈联俊,男,1974年生,安徽桐城人,法学博士,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在《政治学研究》、《学习与探索》等权威、核心及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多次被转载或引用。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0)、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合作)、暨南大学“优选科研工作者”等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章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表现
第一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调查模型
第三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载体
第四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影响
第二章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机理
第一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语境
第二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因素
第三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心理
第四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机制
第三章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特质
第一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演变进路
第二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变化特点
第三节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发展旨向
第四章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建设维度
第一节网络社会国家角色的定位分析
第二节网络社会国家形象的传播塑造
第三节网络社会国家认同的分化建构
第五章网络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建设路径
第一节网络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范式
第二节网络社会群体凝聚力变革引导
第三节网络社会文化软实力强化保护
第四节网络社会制度规范的治理路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