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时-体研究: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时-体研究:时-体共性与ERS时-体结构

  • 字数: 35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于秀金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688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国内外以往的一般时-体研究以及采用ERS时-体理论研究的不足,在语言类型学的视角下,将时与体定义为句子层面的语义范畴,吸取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以及生成语法中的有关理论或假设,对英汉语的时-体系统进行描写和解释。本书构建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理论框架,采用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英汉语的ERS时-体关系进行描写,试图寻求英汉语时-体的共性和个性。本书在世界语言时-体编码手段与时-体类型、英汉俄时-体系统与时-体蕴涵共性、时-体ERS逻辑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本研究具有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一方面,所构建的英汉时-体系统填补了可见文献中英汉语时-体系统没有同步解释的空白,时-体蕴涵关系的发现既弥补了学界以往对时与体关联性研究不足的缺憾,也丰富了时-体的类型学成果,对时-体的进一步跨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另一方面,本书基于事件时间E和参照时间R均可为时点和时段的描写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时-体逻辑模型,既丰富和完善了ERS理论,也为时-体的个性和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于秀金(1973-),男,山东烟台人,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语言类型学、句法与语义。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等语言类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教辅8部(如《大学英语交互阅读教程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参与编写著作1部(《语言类型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参与译著1部(《语言研究的数学方法》,商务印书馆)。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以主要参加者身份参与完成重量和省部级项目7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多个语言类C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论文评价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0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时与体的概念
1.2.1 时范畴
1.2.2 体范畴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4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时和体研究综述
2.0 引言
2.1 时-体的功能-类型研究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时-体的形式语义研究
2.3 ERS时间理论研究
2.3.1 Comrie的三分时理论
2.3.2 Declerck的时结构描写理论
2.3.3 Hornstein的推导时结构模型
2.3.4 Olsen的时间相交模型
2.3.5 Klein的话题时间理论
2.3.6 国内学者的:ERS理论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时和体的跨语言编码与蕴含共性
3.0 引言
3.1 时与体的跨语言编码方式
3.2 英语的将来时和“be-结构”问题
3.2.1 将来时的争论
3.2.2 “be-结构”的现在时本质
3.3 汉语的时与体
3.3.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3.3.2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3.3.3 时间助词和助动词
3.3.4 时-体对立与时-体系统
3.4 跨语言时-体蕴含共性
3.4.1 将来时蕴含非现实体
3.4.2 现在时蕴含非完整体
3.5 小结
第4章 英汉语的时类型与基本:ERS时-体结构
4.0 引言
4.1 英汉语的时类型
4.1.1 世界语言的时分类
4.1.2 客观/主观时间距离与时
4.2 情状类型、体及动词分类
4.2.1 情状-体-动词三者的关系
4.2.2 二分情状与多分情状
4.3 英汉语的基本ERS时-体结构
4.3.1 相关概念与问题
4.3.2 “现在时-现实体”及其ERS关系
4.3.3 “现在时-非现实体”及其ERS关系
4.3.4 “过去时-现实体”及其ERS关系
4.3.5 “过去时-非现实体”及其ERS关系
4.3.6 “将来时-非现实体”及其ERS关系
4.4 英汉语时-体系统及其核心语法表征
4.5 小结
第5章 时和体的ERS逻辑模型及其普适性
5.O 引言
5.1 形式语义解释模型的局限性
5.1.1 语义解释模型
5.1.2 时态算子与ERS组配
5.2 时-体的ERS逻辑模型构建
5.2.1 Reichenbach时模型的局限性
5.2.2 时点与时段
5.2.3 ERS逻辑组配
5.3 英汉语基本ERS时-体结构在模型中的分布
5.4 英语时间状语的ERS关联
5.4.1 时间状语从句的ERS关联
5.4.2 简单句中时间状语的ERS关联
5.5 汉语时间状语的ER隐性修饰功能
5.6 时间状语、时-体算子与辖域等级
5.6.1 不同算子类型
5.6.2 算子辖域等级
5.7 俄语的基本ERS时-体结构
5.7.1 “过去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ERS关系
5.7.2 “现在时-非完整体”及其ERS关系
5.7.3 “将来时-完整体/非完整体”及其ERS关系
5.8 俄语体系统与英汉俄体类型差异及理据
5.9 小结
第6章 ERS的应用:个案分析
6.0 引言
6.1 汉语时间词“刚刚/刚/刚才”的隐性时-体表征
6.1.1 问题的提出
6.1.2 “刚刚”“刚”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6.1.3 “刚才”的参照时间和指称时间
6.1.4 “刚刚”“刚才”与情状变量
6.2 组合-映射模型与汉语“V了/过+数量名”结构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语法成分的时间特征
6.2.3 基于:ERS的组合-映射模型构建
6.2.4 “V了/过+数量名”的组合-映射解释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