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想人格流变论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想人格流变论

  • 字数: 22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黄传波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685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想人格流变的纵向梳理入手,系统性地阐述各时期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形成背景、意义及其实现,揭示和阐发20世纪知识分子对“人”的深刻理解。本书按时时序将20世纪理想人格分为晚清、“五四”、1930/40年代、1950/60年代、新时期和1990年代六个历时阶段,选取最有代表的理想人格形象进行解析,同时对同一时期因人物身份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理想人格理解的不同进行深入解析,全面地体系性地阐发20世纪各阶层人对理想人格的理解及其思想意义,并揭示出其对当下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黄传波(1976- ),男,山东德州人。2000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文化研究。现为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一项,其他市厅级课题多项。已在《江苏社会科学》《小说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新民”:基于群治的晚清理想人格范式
第一节 基于“群治”的“新民”理念
第二节 《黄绣球》:晚清小说理想人格塑造的实践性文本
第二章 基于“个人”的五四理想人格范式建构
第一节 “个人”:五四文学的主体定位
第二节 多余人心结:五四刚健人格形象的缺失
第三节 娜拉:现代独立女性的自塑或他塑
第三章 基于“大众”立场的革命新人建构
第一节 淹没在大众化叙事中的“大众”
第二节 血色浪漫中的革命新人
第三节 背靠组织的解放区新人
第四章 激情燃烧时代的英雄叙事
第一节 革命历史记忆中的英雄建构
第二节 坚定的社会主义创业者
第三节 在“英雄”夹缝中的“个人”
第五章 “余心所善,九死未悔”的新时期理想人格范式
第一节 劫波度尽 理想仍在的归来者
第二节 披荆斩棘 正气浩然的开拓者
第三节 矢志不移 忠于信仰的守卫者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