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光影斑斓:电影卷.摄影卷

光影斑斓:电影卷.摄影卷

  • 装帧: 盒装
  •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91194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光影斑斓》选取了十几位广东本土的电影电视人,包括影视制作人、导演、编剧、演员等。通过文字展现他们对广东本土的影视事业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从艺多年的感悟。以报告文学、作品赏析等形式展示给读者,并选取他们的生活照和剧照等,图文并茂地呈现给读者。
目录
《光影斑斓》 电影卷 郑正秋: 传奇教化两相宜  奠基影史永留名  002 黎民伟: 跌宕起伏人生路  乱世影魂赤诚心  018 罗明佑: 真光照耀映画梦  复兴国片凝匠心  034 侯曜: 游方之外现浪漫  游方之内抒理性  050 蔡楚生: 从追梦少年到一代宗师  064 陈波儿: 银幕光耀《桃李劫》  开拓影业留青史  082 司徒慧敏: 有声革命划长空  肩负重任铸党魂  098 黄绍芬: 追光逐影七十载  摄影机后写春秋  116 郑君里: 跨越新旧时代的电影多面手  132 王为一: 世纪电影人  148 伊琳: 呕心沥血创佳作  艰苦奋斗献终身  170 特伟: 时事漫画立乱世   民族动画树高峰  186 卢珏: 家国情怀映岁月  智勇双全为创新  202 胡炳榴: 浮云淡去显风骨  豪华落尽见真淳  218 李小龙: 银幕世界塑英雄  中国功夫耀全球  236 摄影卷 邹伯奇: 中国摄影之父  254 郑景康: 延安红色摄影师  272 沙飞: 像一粒小小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292 石少华: 中国革命摄影的旗帜  310 后记  338
摘要
    创作之路
     开拓影史
     郑正秋在中国话剧史和电影目前具有开创之功,奠定了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他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艺术道路一一既能坚持社会教化、大众启蒙的改良主义戏剧、电影的原则,又能从商业运作中获取利润来推动戏剧和电影发展。
     1910年起,郑正秋投身于戏剧活动,在《民立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等发表了一批文章,引起了报纸的重视,被聘为《民言报》的剧评主笔。他认为戏剧能够易人性情、有裨风化,剧场是社会教育的实验场,优伶是社会教育的良师,因此他倡导改良戏剧,提出新剧(文明戏)为社会教育服务的主张。后来,郑正秋又主办了《民立画报》和《民权画报》,继续宣传他的新思想新观念。1913年,郑正秋创办了新剧目前有名的“新民社”剧团。因为秉持改良戏剧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要维持商业运营,所以他编演了一系列兼具思想性和商业性的家庭伦理剧。1914年,新剧演出进入极盛时代,即“甲寅中兴”。而郑正秋不仅是“甲寅中兴”的主要推动者,他还为新剧改良、剧目编排、舞台演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3年起,郑正秋涉足影坛。当时张石川答应担任亚细亚影戏公司的顾问,由于他对电影拍摄一窍不通,但认为“影戏”跟“戏”有关,所以找来天天沉迷于剧场并在报纸上发表多篇剧评的郑正秋。他跟郑正秋说明亚细亚影戏公司找人合作拍电影的事情来由,邀请郑正秋加入他们。刚开始,亚细亚影戏公司是想把当时在上海连演数月不衰的文明戏《黑籍冤魂》拍成电影的。但因为这部戏讲的是鸦片害人的故事,亚细亚影戏公司的老板害怕戏里的抗毒内容触犯外商利益,所以否决了这个提议。后来,他们商量,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另组一家公司一一新民公司,专门承办亚细亚影戏公司的制片业务。也就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提供资金和设备,新民公司负责电影摄制工作。
     新民公司成立后,郑正秋根据广东潮汕老家包办婚姻的陋俗,用了几天时间就编写好了《难夫难妻》的剧本。1913年秋,《难夫难妻》在上海开拍。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在上海圆明园路的一块空地上围上竹篱笆,作为拍摄场地。摄影场极其简陋,墙壁是木板搭建的,挂衣钩、自鸣钟是画出来的。当时的电影拍摄还沿袭了文明戏的部分习惯,例如影片的所有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演员饰演;服装道具也是借用文明戏的。
     《难夫难妻》讲述了一对素未谋面的男女,由父母包办婚姻,命运受人摆布的悲剧。影片通过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并批判了封建婚姻的买卖性、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具有社会意义。这部影片在当时使人意识到电影不仅具有娱乐作用,还能改良社会风气、教化民众。作为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在中国电影目前具有开创之功。首先这部电影具有基本的故事情节;其次拍摄时郑正秋、张石川担任现场指挥一一当时还没有“导演”概念,统筹全局;再者,在民国初期,当人们普遍把电影当作营利商品和消遣玩意时,郑正秋却把他的第一部电影与社会现实内容相结合,可以说独具慧眼。
     完成这部影片后,因为与张石川的经营意见不合,郑正秋离开了新民公司,转而从事新剧活动。此后的十年问,他和新民公司的一些演员先后组织了新民、鸣民、药风等剧社,在上海、武汉等地从事新剧活动。
     1922年,张石川眼看电影行业发展势头不错,而且他对电影一直旧梦难忘,所以邀请郑正秋再度合作,联手创建了上海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郑正秋担任公司协理兼明星影戏学校的校长,同时担任编剧、导演。明星公司成立之初,郑正秋就提出:“明星作品初与国人相见于银幕上,自以正剧为宜,盖破题儿第一遭事,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社会。”然而,实权在握的张石川却更加注重商业利益,主张以娱乐为主,“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尚无主义之足云”。最后,明星公司以张石川意见为主导,郑正秋为此编写了一批迎合小市民趣味的滑稽短片,包括《滑稽大王游沪记》、《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和《大闹怪剧场》等。
     当时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风靡全球,上海电影观众也为此入迷。张石川试图通过讲述卓别林来到中国,因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等原因而造成的笑话,赢得观众欢笑。郑正秋据此编写了《滑稽大王游沪记》,由张石川导演。第二部短片《劳工之爱情》描述了一个水果摊主与对面郎中的女儿的爱情故事,而郑正秋就在影片里扮演郎中。该影片现存于中国电影资料馆,是该馆馆藏影片中最早的中国电影故事片。第三部电影《大闹怪剧场》里,“卓别林”与当时美国另一位喜剧明星“罗克”在剧场相遇,两人又闹又逗,十分可笑。这些滑稽短片情节简单,上座情况不佳,一度使明星公司在经济上大受打击,几近倒闭。
     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