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老头

高老头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法 巴尔扎克著 ; 郑克鲁译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20509612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老头》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作者简介
郑克鲁,1939年生,广东中山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2012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学术专著有《法国文学论集》《繁花似锦――法国文学小史》《雨果》《情与理的王国――法国文学评论集》等,译著有《第二性》《蒂博一家》《基督山恩仇记》《沙漠里的爱情》《魔沼》《雨果散文》《卡夫卡》等,主编图书有《外国文学作品提要》《法国文学译丛》《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
目录
沃盖公寓
两次拜访
初见世面
“鬼上当”
两个女儿
父亲的死
摘要
    沃盖公寓
     沃盖太太是一个老妇人,娘家姓孔弗朗;四十年来,她在巴黎经营一座包饭公寓,坐落在圣热纳维艾芙新街,位于拉丁区和圣马尔索区之间。这个公寓以“沃盖楼”这个名字闻名,男女老幼,一律接待,风气有口皆碑,从来没有遭到飞短流长的攻讦。但是,三十年来,这里也根本见不到年轻姑娘。如果一个小伙子来住宿,他的家里给他的生活费一定少得可怜。然而,一八一九年,就在这幕惨剧开场的时候,公寓里住着一个穷姑娘。尽管“惨剧”这个词儿在文学爱写悲欢离合的时代用得太滥、太离奇,以致有点儿难以取信于人,但在这里还得使用。并非说这个故事是真正意义上的悲惨,不过,看完这部作品,“intra muros et extra”或许会有人一掬同情之泪。出了巴黎,这部作品还会被人理解吗?值得怀疑。这幅场景充满地方色彩,其特点只有蒙马特小丘和蒙鲁日高地之间的居民才能欣赏;在这个有名的洼地,房屋的灰泥不断剥落,阳沟布满黑乎乎的烂泥,处处充满真正的苦难和虚假的欢乐,而且忙乱不堪,非得是难以形容的越轨事件才会在那里短暂轰动一下。可是,某处也遇到一些令人痛苦伤心的事,恶行和美德混在一起,倒也使这些事变得崇高、庄严: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人见了也要止步,心生怜悯,他们的感触虽像美味的果子,却被囫囵吞下。文明之车恰如印度的神车一样,碰到一颗不那么容易碾碎的心,车轮被挡住了,耽搁了一下,马上就把它碾碎了,继续满载着荣誉前进。您也会这样做的,您雪白的手捧着这本书,坐在软绵绵的扶手椅里,思忖道:“也许这本书会让我得到消遣。”看过高里奥老头儿不幸的秘史以后,您会胃口很好地用晚餐,把您的无动于衷推诿给作者,说他夸张,不该写得富有诗意。啊!要知道,这惨剧既非杜撰,也不是传奇。“An is true”,它是这样真实,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抑或在自己心里认出一些相同的因素。
     这幢经营包饭的公寓属于沃盖太太,位于圣热纳维艾芙新街的下端,就在朝弓弩街降下去的底部,斜坡很陡峭,马车难以上下。因此,在瓦尔?德?格拉斯军医院和先贤祠之间,那些密匝匝的街道就很清静。这两幢圆顶建筑投下黄色调子,穹顶也投下庄严的色彩,使一切变得阴森森的,改变了周围的气氛。街面的石块干燥,阴沟里没有污泥和水,沿墙杂草丛生。最无忧无虑的人也会像过往行人一样脸挂愁容。一辆马车的辚辚声会变成大事,家家户户死气沉沉,墙垣散发着监狱的气息。一个迷路的巴黎人,在这里只看到:市民公寓或私立学校,贫困或烦恼,行将就木的老人,想行乐而不得不工作的青年。全巴黎没有一个区比这里更加难看――说实话――更加冷僻了。圣热纳维艾芙新街仿佛一副青铜框架,于这个故事再合适不过,为了让读者理解故事,即使运用灰暗的色彩进行严峻的思索,也不会过分,如同游客一级一级下到地下墓穴时,日光暗淡下来,导游的歌声沉落下去。多么真切的比喻!谁能说干枯的心灵和空空的骷髅,哪一个更不堪入目呢?
     公寓正面对着一座小花园,屋子同圣热纳维艾芙新街形成直角。在屋子和小花园之间,沿着屋子正面,有一片凹下去的碎石路,宽约两米;屋子前面有一条沙土小径,两旁有天竺葵、欧洲夹竹桃和石榴树,种在蓝白相问的大瓷盆里。从一扇便门可以进入这条小径,门上有一块木牌,上写“沃盖之家”;下面的一行是:“包饭公寓,男女客房,兼顾其他。”栅门上装着一只声音刺耳的门铃,白天,可以在小径的尽头与马路相对的那面墙上,看到本区的一个画匠画成的绿色大理石的拱廊。在这幅画模拟的加固部分下面,矗立着一尊代表爱神的塑像。看到覆盖塑像的釉彩剥落,喜欢象征的人或许会从中发现巴黎爱情的一段传奇,那是离这儿不远就可以满足的。在底座下方,一半漫漶的题铭令人想起塑像的年代,一七七七年伏尔泰回到巴黎,它表明群众对伏尔泰的巨大热情:
     无论你是谁,这是你的老师;他现在是,过去是,或者总会是。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