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治官与治民 清代律例法研究

治官与治民 清代律例法研究

  • 字数: 44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林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20912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治官与治民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国理政的两大基本方面,也是保障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石。清朝通过不断修改律例,极大完善并丰富了治官与治民的法律体系。在法律实践中,特别强调治官之法的系统化建构,以及严于治官的法律适用,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即法律极为详备与臣僚束身奉法。本书通过监察体系的嬗变、完赃减等例的实施与废止等呈现治官之法的多重面向;通过教唆词讼罪、聚众罪等历次修定特别是法律实践,透视治民之法的展开及其效果。
作者简介
 
目录
会典、则例与国家治理
清会典、则例的性质及其与律例的关系
五朝《清会典》纂修与清代行政法制
从《清会典馆奏议》论《会典》的性质
巡按制度罢废与清代地方监察的缺失
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
清朝以法治边的经验得失
清代宫廷管理法制化初探
刑部例之教唆犯罪、聚众犯罪及旗人特权法
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
从叶墉包讼案看讼师的活动方式及特点
一个讼师家庭的两代上诉史
刑部郎中成“讼棍”――嘉道严惩“讼师”的扩张解释
清代聚众行为的法律控制――以讼师庄午可聚众抗法案为核心
聚众定例:清代法律重刑化的转折
清代乾隆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及其效果考察
因灾致变:乾隆朝群体性事件高发的“灾害”诱因及类型分析
新喻漕案与包世臣罢官――探究文献背后的真相
清代旗、民法律关系的调整――以“犯罪免发遣”律为核心
论清代前期澳门民、番刑案的法律适用
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
《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
《户部则例》的法律适用及其他
清代律例法的价值及其他
传统中国法的“人道”意涵――以清代“犯罪存留养亲”为中心的考察
清代赦宥制度的特点
清朝对民众的法律教育
丁日昌抚吴期间的司法变革
沈家本与满汉“一法”
《刑案汇览》的编撰及其价值
论传统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