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中)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中)

  • 字数: 9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汤一介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051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打开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走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朗诵承载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名句○感悟传统思想和古代智慧的时代价值
内容简介
    汤一介先生说:“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讲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中》围绕“处世”这一话题,精心挑选数千年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今天仍然备受关注的九个主题(爱民、守信、和谐、守礼、感恩、友情、离别、思乡、爱国),以“经典原文+解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原文都出自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如《左传》《老子》《论语》《孟子》《礼记》《史记》等。这些承载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名句,含义深刻,琅琅上口,让孩子在诵读之间受到熏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个主题还以众多生动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体现出古代思想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以及对今天人们的启示。    本书首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曾获CCTV新闻联播重点报道,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三部委联合推荐。中文繁体字版权输出香港地区。
作者简介
    汤一介(1927-2014),中国当代有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单元民惟邦本  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休养生息○民惟邦本  晏子为民造福○民贵君轻  刘备以民为贵○载舟覆舟  民心不可违○富之教之  富民兴邦,文教兴国○以人为本  文景之治○与民休息  唐太宗减轻百姓负担第二单元无信不立  诚信是社会生活的普适法则△古人的盟誓 ○诚信为本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言而有信   晋文公谨守诺言○言信行果   梁颢说话算数○无信生患   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无戏言   商鞅移木立信第三单元和而不同  人类需要和谐与宽容△盛唐气象 ○德莫大于和   文化使者文成公主○亲仁善邻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容乃大   子产不毁乡校○万物并育   百家争鸣○和实生物   和而不同第四单元明理尚礼  礼仪之邦的社会理想△中国为什么被称为“礼仪之邦” ○人禽之辨   晏子重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叔孙通制礼○礼义之始   孔子守礼○立爱立敬   黄香温席○冠礼祝辞   嬴政加冠○用餐礼仪   文雅进餐第五单元投桃报李  深挚的感恩之情△社?日 ○一饭之报   知恩图报○不可忘者   感恩与施恩○游子吟   感恩父母○社  稷   大自然的恩赐第六单元志同道合  珍贵的朋友情谊△古?琴 ○益友损友   交友之道○高山流水   知己可贵○代友受过   重情重义○临危护友   患难与共第七单元杨柳依依  悠悠的离情别绪△古人的名和字 ○芙蓉楼送辛渐   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友人   孤蓬万里征○喜见外弟又言别   秋山又几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又送君归去第八单元东望故园  绵长的乡情乡思△ 思乡诗词 ○悲  歌   远望可以当归○月夜忆舍弟   月是故乡明○秋  思   欲作家书意万重○长相思   无尽的乡愁第九单元心怀天下  赤诚的爱国之心△中华民族 ○苏武牧羊   固守气节的苏武○卜式捐财   小家与大家○满江红   精忠报国的岳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心系祖国的陆游
摘要
    休养生息
     “休养生息”是我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休养”就是指休息调养,“生息”指人口繁衍。每当经历了长期的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减少,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古代的统治者便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来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经济。
     以农为本、鼓励耕种是“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生活的保证,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相当重视农业生产。
     古代盛行的“籍田”与“祀先农”之礼就体现了君王躬耕亲民的思想。“籍田”礼仪包括行籍礼和天子亲耕两方面。籍礼是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礼仪,一般在春天举行。
     历代帝王都遵循籍田礼,仪式也很隆重。南北朝时,在都城的先农坛北面建立了御耕坛,供皇帝观看农夫耕种的场面,宋代以后称为观耕台。明清时期的先农坛在北京的正阳门外,东南方有观耕台,附近又有神仓等建筑。
     历史上很多皇帝,如明太祖、康熙、乾隆等,都亲自耕作,举行籍田之礼。雍正皇帝还将籍田之礼推行到州、县,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末年。
     我国古代的“籍田”与“祀先农”之礼历史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无与伦比。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这是历代帝王借重农神的感召力,亲劝农耕、兴农固本的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民惟邦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注解
     本:根本。
     听老师讲
     晏子为民造福
     “民惟邦本”是华夏的一条古训,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在一个国家里,人民是最基本的,只有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才会有安定团结的局面。
     这句名言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相传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太康自从登上帝位之后,只顾饮酒打猎,不理朝政。有一次,太康带着亲信浩浩荡荡去洛水北岸打猎,一去就是三个多月。这时,有穷国诸侯后羿看到老百姓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乘机起兵,废了太康,历史上称之为“太康失国”。太康的母亲和太康的五个弟弟聚在一起,做了一首歌来追忆他们的祖父禹的功绩和品德,这首歌就是有名的《五子之歌》。
     “民惟邦本”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治国思想。春秋时代齐国的名相晏婴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政治家,他有句名言:“以民为本也。”他十分关心民生疾苦,对人民怀有深切的同情心,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有一次,晏婴陪同齐景公出去巡游,在路边看见一些冻死饿死之人的尸体。齐景公见了居然无动于衷,毫不关心。晏子十分气愤,严肃地说道:“从前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分给他们粮食,看到生病的人就分给他们钱财,老百姓听说他要来巡游,都十分高兴。而如今大王您巡游,看到百姓冻死饿死居然不闻不问,这哪像个国君的样子!我真害怕这样下去,国家将不再是您的国家,您的王位也要被异姓的人夺去。”齐景公听了这话有所触动,于是就派人收殓了尸体,给当地人发放救济粮,并免除了他们一年的徭役。
     有一次,齐景公提出要为晏子增加俸禄。晏子辞谢道:“大王喜欢修造宫室,把百姓的力气都用尽了;喜欢游玩,购买奇珍异宝装饰身边的女子,把百姓的财富都花光了;喜欢出兵打仗,老百姓都死得差不多了。我怎么还敢接受增加的俸禄?”齐景公明知这些话都是在说自己,却仍然厚着脸皮说:“人人都喜欢荣华富贵,难道丞相您就不喜欢?您还是说说看,我怎么样给您增加俸禄吧。”晏子叹了口气说:“好吧,我提三条要求:第一,请不要再向做生意的人征收重税;第二,把农民的租税减少到十分之一;第三,减轻刑罚,所有被判刑的人都减罪一等。如果大王您能满足这三条要求,就算是给我增加俸禄了。”晏子提出三条要求,都是为了老百姓,没有一条是为他自己。晏子就是这样,怀着爱国爱民的情怀,为老百姓谋福利。
     可见,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已经深刻地领悟到这样一个真理: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座大厦,那么民众就好比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只有基石稳固了,大厦才能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P4-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