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上)
字数: 100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汤一介
出版日期: 2019-06-01
商品条码: 978730130515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打开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走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朗诵承载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名句○感悟传统思想和古代智慧的时代价值
内容简介
汤一介先生说:“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讲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上》围绕“修身”这一话题,精心挑选数千年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今天仍然备受关注的九个主题(仁爱、立志、孝亲尊师、谦虚谨慎、知耻、义利之辨、气节、清廉节俭、惜时),以“经典原文+解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原文都出自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如《左传》《老子》《论语》《孟子》《礼记》《史记》等。这些承载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名句,含义深刻,琅琅上口,让孩子在诵读之间受到熏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个主题还以众多生动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体现出古代思想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以及对今天人们的启示。 本书首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曾获CCTV新闻联播重点报道,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三部委联合推荐。中文繁体字版权输出香港地区。
作者简介
汤一介(1927-2014),中国当代有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单元爱人如己 博大的仁爱之心△儒和儒家○推己及人 爱人如己○互敬互爱 爱是相互的○仁慈博爱 敬爱之心○好恶分明 明辨是非才是仁第二单元立志有恒 精彩人生第一步△中国古代的“士”○大丈夫当扫除天下 壮志凌云○志行万里 徐霞客行万里路○志当存高远 张载的抱负○功亏一篑 郑成功功败垂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李贺锦囊积诗○跬步千里 李时珍持之以恒编巨著第三单元孝亲尊师 教养之恩不可忘△古代的“束脩”○孝子有深爱 王裒尽孝○及时行孝 子路百里负米○师法大宝 汉明帝尊师○师道尊严 张良纳履拜师○孙期为师 程门立雪第四单元谦虚谨慎 虚怀若谷知不足△谦称·敬称○谦而受益 纪晓岚不耻下问○不足遍照 苏轼知不足○泰而不骄 信陵君仁爱不骄○失人与失言 谭嗣同失言酿大祸○防微杜渐 蔡桓公大意丧命第五单元悔过耻 难能可贵羞耻心△岁寒三友○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从善如流○辱莫大于不知耻 纣王无耻失天下○知耻近乎勇 乐羊子知耻正身○桐宫悔过 太甲改过○负荆请罪 廉颇知错能改○以人为镜 唐太宗的三面“镜子”第六单元义利之辨 道德利益慎选择△中国古代的玉文化○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制止战争○舍生取义 文天祥舍身就义○取财有道 不取不义之财○视死如归 颜真卿从容就义○以义为荣 胡铨忠义斗奸臣第七单元正气浩然 维护正义守气节△“节操”与“符节”○浩然之气 齐太史秉笔直书○不为五斗米折腰 鲁仲连谢绝官爵○大丈夫气节 孟子三不移○坚守正义 田卑不避斧钺○临大节而不可夺 周公不负重托第八单元清廉节俭 修身治国在心正△古代的巡视与监察○“不贪”为宝 子罕拒贪○暮夜却金 “四知太守”杨震○敢饮“贪泉” 贪泉与廉泉○物来不易 “一品宰相”曾国藩○训俭示康 一双象牙筷与一个王朝○俭昌奢败 成由勤俭败由奢第九单元光阴寸金 珍惜时间立功业△古人如何计量时间○天地逆旅 创造价值,留住永恒○吾生须臾 功绩长存的苏轼○死生大矣 反对享乐风气的王羲之○人生代代无穷已 人类长河奔流不息
摘要
儒和儒家
作为一个学派的儒家虽由孔子创立于春秋末叶,但“儒”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刘向《七略》、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都记载说:“儒”最初与沟通人神的巫祝活动有关。
中国人历来重视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商时代就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也称为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俗,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这种职业的人地位低微,仰人鼻息,性格柔弱,因此“儒”本来是指柔弱的术士。
从孔子开始,儒便与巫、史、祝、卜分化开来,成为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他们非常注重道德的修养。《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对他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予夏的告诫:要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和其他各派互相批评、互相争鸣。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玄学、佛学的挑战,到了民国以后,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儒学有非常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可以及时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因此仍然有很强的活力。儒家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
推己及人
己①所不欲②,勿③施④于人。
《论语?颜渊》
己欲立⑤而立人,己欲达⑥而达人。
《论语?雍也》
注解
①己:自己。
②不欲:不喜欢,不希望发生。
③勿:不要。
④施:施加。
⑤⑥立、达:都是指使事有所成,可以理解为成为有德行有成就的人。
听老师讲
爱人如己
这两句话都出自《论语》,是孔子在谈论“仁”的时候提出的主张。“仁”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其含义非常深广,表达的时候却很简约,境界非常高,又能密切联系实际。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的两句选文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希望发生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不要让它在别人那里发生。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想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那就帮助别人也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合起来看,“仁”就是推己及人、爱人如己。
我们如果对这两句话的背景有所了解,就会对孔子所说的“仁”有更深的理解。第一句话的语言环境是这样的。孔子的弟子仲弓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仁”的问题。孔子举例子说:出门的时候要像去会见最重要的客人一样重视自己的言行;如果自己是执政者,役使百姓要像举行重大祭祀仪式一样慎重小心;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希望发生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不要让它在别人那里发生。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孔子回答说,那大概就是“恕”了。“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紧接着解释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人同此心,将心比心,就可以理解别人的处境。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发生战争,那就不要对别的国家发动战争。
第二句话的语言环境是这样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对广大的老百姓进行救济和帮助,这算是“仁”吧。孔子说:这岂止是“仁”,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就算尧舜这样的人也未必能做到;如果自己想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那就帮助别人也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我们能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这就是实践“仁”的方法了。同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我想让自己的居住环境舒适优美些,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居住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保护环境,那么这也是在实践“仁”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不要伤害别人,至少不要故意伤害别人。第二层意思是,如果可能,要尽量帮助别人。如果做不了大事,那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也是可以的。如果能做到这些,就算是“仁”了。
P4-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