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机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机制

  • 字数: 26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鲍新中 张羽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631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受政府、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追捧,具有一定的市场效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运营机制问题,选题新颖,应该说国内鲜见。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影响因素以及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有业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同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对该模式的运营机制进行分析,探求演化博弈的均衡策略和运营机制。科技服务业的不断创新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第三方平台的介入将有助于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的有效融合,更好地实现多方合作和多方共赢。本书适合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研究人员、金融机构相关人员、科技型企业相关人员、知识产权领域从业人员,以及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鲍新中,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会计学科带头人,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6年获得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国际会计前言》杂志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北京市教委教改课题、以及企业委托课题数十项。在SCI、EI国际期刊及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等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及译著10余本,2005年和201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两次在美国德克萨斯阿灵顿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Alington,UTA)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数据挖掘等。 (2017年9月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与机制》一书 )
目录
第一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与发展现状第一章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背景1.2研究意义1.3研究内容第二章文献综述2.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现状相关研究2.1.1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状况2.1.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2.2知识产权融资基本模式的相关研究2.2.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2.2知识产权证券化2.2.3其他相关模式2.3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3.1研究设计2.3.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的发展2.3.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研究的分布特征分析2.3.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论文的关键词分析2.3.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学术影响力分析2.3.6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2.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2.4.1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2.4.2知识产权固有的影响因素2.4.3融资企业的影响因素2.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及风险分担机制的相关研究2.5.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相关研究2.5.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及风险分担机制2.6本章小结第三章知识产权融资的模式与存在的障碍3.1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的基本模式3.1.1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负债融资3.1.2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股权融资3.2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的障碍3.2.1资金需求方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障碍3.2.2中介市场方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障碍3.2.3资金供应方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障碍3.3发展知识产权融资所需要的政策支持3.3.1资金需求方方面: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使用3.3.2中介市场方方面:降低知识产权融资市场的交易成本3.3.3资金供应方方面:提高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及其应用的认识3.4本章小结第二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影响因素与运营机理第四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4.1问卷设计和发放4.2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4.2.1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意愿的调查分析4.2.2企业内部因素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4.2.3外部因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4.3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4.3.1银行对知识产权贷款业务的意愿分析4.3.2银行内部因素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意愿的影响分析4.2.3外部因素对银行知识产权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4.4本章小结第五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影响因素研究5.1相关文献回顾5.2理论分析与概念模型建立5.3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5.3.1样本选取5.3.2变量定义5.4变量检验5.4.1信度检验5.4.2效度检验5.5实证分析结果5.5.1结构方程模型构建5.5.2模型整体配适度分析5.5.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5.6本章小结第六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行机理分析6.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构成要素与典型流程6.1.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构成要素6.1.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典型运行流程6.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行过程相关因素分析6.2.1技术因素的诱因分析6.2.2风险因素的诱因分析6.2.3市场因素的诱因分析6.2.4管理因素的诱因分析6.2.5法律因素的诱因分析6.2.6信用担保的诱因分析6.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6.3.1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原理6.3.2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目的和假设6.3.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行机理因果回路图6.3.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统动力学流图6.4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6.4.1边界因子值与权重的估计6.4.2融资过程的仿真分析6.5基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行机理仿真的启示6.5.1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的市场机制6.5.2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信用机制6.5.3强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6.5.4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服务系统,建立严格的责任制6.6本章小结第三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业务模式及合作机制第七章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本模式及其比较分析7.1国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7.1.1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融资模式7.1.2以“日本”为代表的半市场化融资模式7.2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7.2.1以“四川内江”为代表的政府行政命令模式7.2.2以“上海浦东”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7.2.3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市场化”模式7.2.4以“湖南湘潭”为代表的市场化主导模式7.3不同质押融资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7.3.1不同质押融资模式分析7.3.2国外质押融资模式发展的经验借鉴7.4本章小结第八章基于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构建8.1我国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8.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职能与运行模式8.2.1第三方风险监控平台的含义8.2.2第三方监控平台的职能8.2.3第三方动态风险监控平台的运行模式设计8.3构建基于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内容与实现8.3.1基于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内容8.3.2基于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实现8.4本章小结第九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平台与金融机构间合作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9.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博弈的基础与文献回顾9.1.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博弈的基础与文献回顾9.1.2相关文献回顾9.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体间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9.2.1演化博弈模型假设9.2.2演化博弈模型构建9.2.3演化博弈的均衡分析9.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体间演化博弈影响分析9.3.1影响因素分析9.3.2收益分配模型构建9.4数值分析9.5本章小结第十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平台内部合作收益共享机制设计10.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平台内部收益共享的重要性及参与主体10.1.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平台内部收益分配的重要性10.1.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收益分配的原则10.2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合作收益共享分配模型10.2.1合作博弈理论10.2.2合作收益分配的多人合作博弈模型10.3基于最小核心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收益共享分配模型建立10.3.1最小核心法模型假设10.3.2最小核心法模型建立10.3.3最小核心法模型修正10.4算例分析10.4.1基于最小核心法的收益共享分配算例10.4.2基于改进后最小核心法的收益共享分配算例10.4.3不同分配方法的结果比较10.5本章小结第四篇建议和结论第十一章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建议11.1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风险监控服务平台11.1.1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调研分析11.1.2第三方风险监控服务平台的框架11.1.3第三方风险监控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11.1.4第三方风险监控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11.2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其他相关建议11.2.1打破固有观念,加深“新”途径的影响11.2.2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11.2.3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押的立法建议11.2.4引导银行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合力11.2.5完善风险管理系统11.3本章小结第十二章结论12.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障碍12.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理12.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本模式与创新附件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与意愿问卷调查——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附件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及意愿问卷调查——面向银行附件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