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远书

远书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 止庵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74321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止庵先生写给扬之水、谷林等友人书信二百余通。基本上谈书、谈艺,偶有谈论人物。学者通信,文字简练不矫饰,可读,也可见心性。作者自谓:我看影印的前人手札,不少有如知堂所说“或通情愫,或叙事实,而片言只语中反有足以窥见性情之处”;书法、信笺、印章、格式,往往亦颇可观。惟付诸排版铅印后,形式之美丧失殆尽。因想起正好鱼目混珠:字丑纸劣得以藏拙,发E-mail亦无所谓矣。我编这本小集,理由之一即在于此。
作者简介
止庵,本名王进文,随笔与传记作家。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有《惜别》、《周作人传》、《神奇的现实》、《樗下读庄》、《神拳考》、《老子演义》等二十余部著作,并编订《周作人译文全集》、《周作人自编集》、《张爱玲全集》、《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与王世家合编)等。
目录
题记
致谷林二十八通
致李君维六通
致李世骥四通
致钟叔河一通
致朱金顺二通
致王世家一通
致陈学勇二通
致顾农六通
致储钰泉一通
致陈子善一通
致王亚非二通
致戴大洪八通
致谢其章三十六通
致扬之水二通
致张佩瑶二通
致张抗抗三通
致考萍萍三通
致王稼句二通
致徐峙立二通
致小川利康三通
致张杰一通
致李焱九通
致杨华一通
致李静二通
致二通
致谢刚一通
致杨慧林一通
致陈建军一通
致叶格杰一通
致虹影一通
致洁尘二通
致李大星一通
致颜桥一通
致尹安贵一通
致赵心宪三通
致董宁文四通
致张际会六通
致黄福群二十七通
致李森一通
致刘宏四通
致顾文豪八通
致刘景琳二通
致刘铮三通
致熊娉婷一通
致赵林一通
致金文蕙一通
致陈蕙慧一通
致杨小洲一通
致汪成法二通
致徐明祥一通
致于晓明一通
致肖毛一通
致江慎六通
致子非鱼兮一通
致段炼六通
致眉睫五通
致周蓓二通
致云也退一通
致卞琪斌三通
致王志宏五通
致季惟斋五通
致邓晶晶一通
致朱璐二通
致朱自奋一通
致孔德婧一通
致于彤一通
致郭礼绵一通
致黄江苏五通
致胡紫薇一通
致刘琼一通
致王雪霞一通
致曹雪萍一通
致王倩一通
致李楠一通
增订版后记
摘要
    致谷林二十八通
     谷林先生:
     您好。谢谢您的信。我这两天想,或许《书边杂写》该有个姊妹篇,即是将您的信编录一集,谈书谈人,意味之深长隽永与《书边杂写》正是相当,亦让后人得见好文章也。我一向觉得好文章都是非正统和不规矩的,所以于尺牍、日记、札记、题跋特别留意。似乎比专门写的文章更有意思些呢。
     先生比我于废名,真让我有大欢喜。我最喜欢的新文学家之一便是此翁(虽然他写《桥》《莫须有先生传》和那些随笔时年龄并不太大),尤其喜欢他文章中的“理趣”。说实话,“理趣”是比“情趣”更有趣也更难的。他的作品我也是尽量找来读――一九四九年之前的几乎都好,之后的几乎都不好,最后十几年他真的完了。这太可惜。
     我自己从前是写诗的,因为先生书中不怎么谈诗,想着恐怕是不大喜欢,就没寄呈诗集,这回不揣冒昧寄呈一册罢。先生看不入眼,弃之可也。
     我有个已酝酿十年的计划,即写一本谈《庄子》的书,我于《庄子》确有很多一己之心得,向来(自向秀、郭象以至当下)没人说过,如无他事,今年想着手弄了,大概得花两三年时间,然绝非“巨著”,一小册子而已。
     匆匆,不多写了。恭颂
     安好
     止庵
     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谷林先生:
     来信接读。因忙着为先父的论文集看校样――有五百四十来页,迟复了,请谅。此书夏秋之际可以面世,虽是论文集,但我于编法上花些心思,所以有文人书之意,并不一本正经,届时当奉上一册。先父另一本书《诗选》,亦已看过数校。
     您的尺牍、题跋实在太有意思,前信提议编录一集,先生且一考虑。现今散文界有“老生代”一说,乃是搞理论的人的“创意”,如果姑且借用这眼光,我倒在一个层面(至少一个层面)上看出先生文章较之同龄人(都是老前辈,恕我冒昧)特别的好处来,即我前次所写小文中说的精致。精致者,用心,且这用心真有所得之意也。我觉得人生大约有两次容易肆意,一在青年(“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在老年(“老夫聊发少年狂”),结果恐都不好,故而精致之于老年文章难矣哉。先生所作不多,出书更少,我于此甚感珍惜――惜其不多,少;珍其好,且作者以此为重,以读者为重,以爱读您的文章的人为重。我觉得这是很可贵的。张中行亦为我所尊敬,然稍嫌写得多了些,出书更多,书中篇目一再重复,为我这种爱买书的人所不免惋惜。坊间新有其《月旦集》《横议集》等,皆为《负暄》三种所收文章重新遍选。然而预告中的《张中行作品集》第五卷为《负暄》三种,第六卷为《月旦集》《横议集》,不知将如何发付耳。
     以上所谈,与去年拙作一文中意思或有联系,即将此剪报一并寄上。 春天来了,然则又是风沙蔽日,先生多多保重。恭颂安好
     止庵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日
     谷林先生:
     信得。谢谢您提携后进的厚意。《关于猫》先已读到,我很佩服您写得那么空灵、有趣。前些天在电话里向一位朋友介绍此文,我说其中的功夫恐怕要好多年才修炼出来,而一股生趣则是天然,想学也学不了。
     关于《庄子》的书想写已有十年,还是“尽量参透”那样一种路数,但大致也有自己的框架。我读《庄子》花过大气力,写过几万字的笔记,总想整理出来。我用心读过的书不算多,真觉得有意思的就用类似“格物致知”的笨法子把它读懂,常常看了几十万字才写成千把字的小文章。最近为写一篇关于张爱玲的随笔就把她的全集重看了大半(小说、散文均重读过),此文自己觉得稍有意思,先将原稿寄呈先生求正罢。另外有些在报刊陆续刊出,上月《青年文学》有三篇,稍集中些,亦复印一份寄上。
     最近又开始重读胡适著作。我最爱读他的古典文学考证,这般做学问,实实在在,又多有创获。从前批判胡适,结果浮夸之作泛滥,此亦是报应罢。
     匆匆,恭颂春安
     止庵
     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日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