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偷脑的贼/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偷脑的贼/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 字数: 1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潘家铮 著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102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两院院士的科幻经典、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推荐书目。2.精美插图 环保印刷
内容简介
一位微电子教授摇身一变竟成了研究纯粹数学的专家、国际围棋大师、生物工程权威……如此复杂的知识系统是如何兼容在一个人类大脑中的?他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惊人的变化?行驶在高速公路的车辆在一片亮光闪过后接近解体,车上的教授一个失踪,一个重伤,是谁造成了这桩惨案,真是UFO吗……本书是两院院士潘家铮的短篇科幻小说合集,包括《偷脑的贼》《高科技杀手》《UFO的辩护律师》等。其作品构思缜密、情节跌宕、悬念丛生,让人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
潘家铮,中国有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土木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原资深院士,科幻作家。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目录
01  偷脑的贼/00102  康柯小姐的悲剧/03103  绿色瘟疫/04904  高科技杀手/07605  UFO的辩护律师/10506  雀巢梦/14507  神眼/16408  人才天平/18109  关于PMP程序的故事/197
摘要
    科学家与科幻文学,本应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就全球范围而言,很多科学家或者科技工作者与科幻文学都息息相关。有些人对阅读科幻小说和欣赏科幻电影酷爱有加,有些人则对科幻艺术发表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而有些人则亲自动笔创作。以职业科学家身份从事科幻创作的,在欧美国家其实不少,但在中国这类作者却相当罕见,可谓凤毛麟角,而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创作科幻者,中国惟潘家铮一人。潘家铮是一位科学家,我国有名的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负责过很多重要的水利工程,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专业领域之外,潘家铮还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数量丰富,质量上乘,深受读者喜爱。潘家铮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从事科幻创作的,处女作发表于1992年,继而笔耕不辍,并数次结集出版。2006年12月14日,《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笔者在内的与会者都对潘家铮的科幻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潘家铮去世之后,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了《潘家铮全集》,笔者又有幸担任其中《科幻作品集》分卷之主编。时隔三年之后,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中部分科幻精品结集出版,令人十分欣喜。事实上《潘家铮全集》是对这位学者一生工作的总结,大部分分卷均为相关专业的学术文章,除专门研究者一般人或许了解不多,而将其中部分科幻作品单独结集,更有利于将这些作品推向社会,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按理说科学家向以思维严谨而著称,一是一二是二,想必潘家铮在工程中的工作原则也是如此而且必须如此。凡此种种,似乎与以感性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潘家铮偏偏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所以浸淫其中,独享其乐,笔耕多年,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这其中有不少真正的散文随笔;而作为一名科学家,潘家铮对于用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工作也有一种强烈愿望,因而科普作品同样数量繁多(全集中就有相关分卷接近属于文学和科普范畴)。然而潘家铮仍不满足,大概他觉得一般的文学作品还不足以表达他那饱含激情的思维与心境,所以一定要创作出“真正的”文学作品,或者说在文学领域更占主流地位的小说作品。偏巧潘家铮身出理工,所以迷上了科幻小说这一形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科幻小说与一般现实题材小说有所不同,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核心因素就是科幻构思。一篇科幻小说的构思是否精巧奇妙,有时直接决定着这篇作品的成功与否。在这点上潘家铮实可谓独辟蹊径,他总是寻找最容易吸引人的“点子”,并以此构造出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比如作为一名以量化为标准的科学家,“人的生活能否量化”是潘家铮相当偏爱的话题:《人才天平》肯定了量化标准却指出了它的难以实施,《关于PMP程序的故事》描写了有人试图对人际交往量化处理结果却弄巧成拙,而《康柯小姐的悲剧》则揭示了感情难以量化的残酷事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