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场 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

在场 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

  • 字数: 33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郭建斌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2116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目前专享的中国品牌双年度报告。每年会对城市、消费品、工业品、流通业、文化与媒体、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在双年度的品牌发展进行系统盘点,既有宏观的行业分析,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电影放映网络,1990年代之后,由于政策导向的变化、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电影逐渐淡出了中国农村。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国家政策方面的变化,曾经消逝的农村电影放映网络再度得以重建。这样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均是独特的传媒现象,具有从学理上进行阐释的意义。该书稿秉承了作者10余年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传播、传媒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路数,立足于中国经验,并且把此前相关的理论思考在该书稿中得到了较好地延续。
作者简介
郭建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传播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第一篇用民族志方法完成的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是国内“民族志传播研究”“媒体人类学”研究的践行者。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出版专著、参著、译著10部,发表论文(期刊沦文及论文集论文)近40篇。专著《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9月)。
目录
导论 “在场”作为一个分析概念
第一章 田野调查区域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国家“在场”
第二章 国家“在场”及其体现
第三章 “大三角”地区流动电影放映的历史演变
第四章 电影《农奴》及其“身份赋予”
第五章 国家的“视觉展演”
第二部分 “转场”
第六章 “转场”及其含义
第七章 随流动电影放映车巡回放映
第八章 一个“老放映员”及他的后继者
第九章 一个个体放映员的故事
第十章 从“行动者”到“牧影人”
第三部分 观影者“在场”
第十一章 观影者“在场”及其理论意义
第十二章 对一所中心完小学生的观影实践考察
第十三章 对电影《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的观影研究
第十四章 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第十五章 观影者作为“诠释社群
第十六章 总结:“在场”、流动电影之于当代中国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