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字数: 16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梁实秋 著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2142359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收录一代华语文宗梁实秋经典散文72篇,现代小品文创作之典范,影响整整三代中国人的大师作品精选集。·三大主题“修得风雅真情性”“谈书论艺皆学问”“洞明世事成文章”,读书看画,修身养性,笑谈世间事,看破人生之后才能够享受人生。·特别收录齐白石、吴昌硕、郎世宁等名家名作彩色插图,图文搭配更显韵味。·圆脊凹槽精装,高级特种纸面裱,装帧设计精美,宜阅读更宜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有名散文家、学者、翻译家梁实秋先生经典随笔散文72篇,分为“修得风雅真情性”“谈书论艺皆学问”“洞明世事成文章”三部分,凝聚着一代大师的生活智慧,或剖析人性道德,或品评书画文艺,或议论世情百态,以幽默犀利的笔锋、积极通透的态度,为读者道出生活的真意,化解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焦虑。同时特别精选齐白石、吴昌硕、郎世宁等大家画作作为彩色插图,美文美图共赏,相得益彰,更显雅致。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有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目录
修得风雅真情性勤  / 002懒  / 005廉  / 009快乐  / 013悲观  / 017谈话的艺术  / 018为什么不说实话   / 022废话   / 024应酬话   / 027小声些  / 029沉默  / 031骂人的艺术   / 034谈幽默   / 039谈礼   / 043礼貌  / 046让  / 050说俭  / 053怒  / 056义愤  / 058养成好习惯  / 060守时  / 063文艺与道德  / 067谈书论艺皆学问读书苦?读书乐?   / 072影响我的几本书  / 081漫谈读书  / 096好书谈  / 099“讨厌”与“可怜”   / 102国文与国语  / 104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  / 108作文的三个阶段  / 111日记  / 114散文的朗诵  / 118漫谈翻译  / 124学问与趣味  / 133听戏、看戏、读戏  / 136莎士比亚的演出  / 140略谈莎士比亚作品里的鬼  / 148莎士比亚的墓志  / 152与莎翁绝交之后  / 156亲切的风格  / 162树犹如此  / 165画梅小记  / 168洞明世事成文章谈时间  / 172时间观念  / 176时间即生命  / 178闲暇  / 180利用零碎时间  / 183谈学者  / 186剽窃  / 190谈考试  / 193考生的悲哀  / 197出了象牙塔之后  / 200代沟  / 203生日  / 208年龄  / 210了生死  / 214流行的谬论  / 218说胖  / 226谈友谊  / 229写信难  / 233升官图  / 237送礼  / 240广告  / 244推销术  / 248搬家  / 252房东与房客  / 256市容  / 260吐痰问题  / 264戒烟  / 265拥挤  / 268天气  / 270风水  / 273
摘要
    勤
     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作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且举两个实例:
     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匿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地没有吃东西。他的刻苦的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
     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有名的石溪和尚。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作出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作vegetate,意为过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是一个标准懒汉的写照。
     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进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木,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懒
     人没有不懒的。
     大清早,尤其是在寒冬,被窝暖暖的,要想打个挺就起床,真不容易。荒鸡叫,由他叫。闹钟响,何妨按一下钮,在床上再赖上几分钟。白香山大概就是一个惯睡懒觉的人,他不讳言“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他不仅懒,还馋,大言不惭地说:“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白香山活了七十五岁,可是写了二千七百九十首诗,早晨睡睡懒觉,我们还有什么说的?
     懒字从女,当初造字的人,好像是对于女性存有偏见。其实勤与懒与性别无关。历史人物中,疏懒成性者嵇康要算是一位。他自承:“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同时,他也是“卧喜晚起”之徒,而且“性复多虱,把搔无已”。他可以长期地不洗头、不洗脸、不洗澡,以至于浑身生虱!和扪虱而谈的王猛都是一时名士。白居易“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还不是由于懒?苏东坡好像也够邋遢的,他有“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之句,懒到身上蒙垢的时候才做沐浴之想。女人似不至此,尚无因懒而昌言无隐引以自傲的。主持中馈的一向是女人,缝衣捣砧的也一向是女人。“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从前流行的女性自励语,所谓三光、三慌是指头上、脸上、脚上。从前的女人,夙兴夜寐,没有不患睡眠不足的,上上下下都要伺候周到,还要揪着公鸡的尾巴就起来,来照顾她自己的“妇容”。头要梳,脸要洗,脚要裹。所以朝晖未上就花朵盛开的牵牛花,别称为“勤娘子”,懒婆娘没有欣赏的份,大概她只能观赏昙花。时到如今,情形当然不同,我们放眼观察,所谓前进的新女性,哪一个不是生龙活虎一般,主内兼主外,集家事与职业于一身?世上如果真有所谓懒婆娘,我想其数目不会多于好吃懒做的男子汉。北平从前有一个流行的儿歌:“头不梳,脸不洗,拿起尿盆儿就舀米”是夸张的讽刺。懒字从女,有一点冤枉。
     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