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向

通向"异"的行旅

  • 字数: 274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兵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045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叠床架屋的概念演绎、结构繁复的逻辑归纳、超强审美领悟、性灵理解上的高妙,和对字句文辞之美的会心和体贴,尽显其间。
内容简介
    《通向“异”的行旅》是作者马兵一部精选的批评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当代文学思潮和热点现象的批评文字二十余篇,这些论文有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中化用和借鉴传统叙事资源的考辩,有对70后代际命名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的思考,有对所谓80后作家“历史感”匮乏的再辨析,有基于样本和数据分析的对当下长篇小说传播以及经典化问题的讨论,也有对张炜、刘醒龙、严歌苓、张悦然、滕肖澜、王方晨等作家新作的细读……这些论文大多刊载于《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等当代文学批评报刊,在批评界有一定的反响。
作者简介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和新世纪文学热点现象的研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四批客座研究员,山东省作家协会首批签约评论家。发表作品若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山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等。
目录
丛书总序/01第一辑70后作家的五副面孔——身体写作、颓废、城镇叙事、先锋派、中间代/003作为隐喻、记忆与经历的历史——80后历史书写三调/022通向“异”的行旅——先锋文学的幻魅想象与志异叙事/038自然的返魅之后——论21世纪生态写作的问题/05321世纪乡土文学的“常”与“变”/068严重剧透——中国内地原创推理小说近况杂谈/076关于2005—2012年长篇小说生产与传播的调查报告/086“公投”经典与21世纪新文学的典律构建问题——以“华文‘世纪文学60家’”为例/096倾听“孤独之声”——2015年短篇小说综述/107故事,重新开始了/127移动互联媒介视野下的微信文学及其可能/141第二辑《创业史》中的女人们——十七年文学伦理精神的一个个案考察/151从“医院”到“产院”——“”时期现代性问题的一个个案考察/158“皆大欢喜”——20世纪50年代杨天成三毫子小说的伦理视镜/166第三辑两个女人的史诗——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179《蟠虺》里的技术、精神与情怀/186游牧者周洁茹——周洁茹香港小说读记/198上海故事的“面子”和“里子”——滕肖澜小说读札/207为赋“历史”强说愁——《茧》与被构造的历史焦虑症/217归乡者、悬置者与时代病人——小昌小说论札/229夜晚的倾心与逃逸的悖论——欧阳德彬小说论札/244人的孤独是一场风暴——读朱山坡《风暴预警期》/253被他者化的自我与分裂叙事的隐喻——读学群《坏东西》/259“芳村这地方,怎么说呢?”——略论《陌上》的本土叙事/264劳动之锚与亲情的堤坝——读吴亿伟《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劳动纪事》/270第四辑“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以《艾约堡秘史》为中心论张炜创作的本源浪漫主义/281物欲时代的玄学之光——读赵德发《乾道坤道》/292告别道德化的乡土世界之后——刘玉栋晚近小说论/297表现主义者东紫/306温直扰毅,有木之德——常芳小说论/317王方晨小说两论/332泥河风物有无间/341关于周燊的“印象派”/348后记/35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