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金融法律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法律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 字数: 2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袁远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160302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谢平教授正式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概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和网络高度融合,创造出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经济模式下的典型代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但相关法律规范却略显滞后。以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去规范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者简介
袁远,男,中共党员,1981年生,吉林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同济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现任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讲师、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上海政法学院)副研究员、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法、数据保护、人工智能法律等。
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本质和现象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本质研究
一、文献回顾
二、互联网金融本质的研究进路
三、互联网金融本质的再思考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现象:以英美为例
一、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览
二、英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览:以P2P为例
第二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界定
一、业内用语中的“P2P”
二、监管部门法律文件中的“P2P网络借贷”
三、“P2P网络借贷”与“债权众筹”的概念辨析
四、“债权众筹”用语的合理性基础
第二节 我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评述
一、《网贷暂行办法》的立法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网贷暂行办法》的不足
三、《网贷暂行办法》的完善建议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理财产品法律问题解析
一、P2P借贷平台“自动投标”理财产品现行模式运行分析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律监管评价
三、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建议
第四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刑事法律风险评析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刑事风险类型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刑事司法审判实践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反思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概述
一、个人信息的界定
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第二节 互联网征信行业与个人信息保护
一、互联网金融和征信行业的关系
二、我国征信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法律梳理
二、行政法规梳理
三、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梳理
四、关于征信和互联网领域内的个人信息保护专门规范
五、网络安全法与个人信息保护
第四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及实务问题――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2017年版)
一、草案概况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
三、草案规定的基本原则评述
四、草案重点条款评述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
一、自由市场时期(20世纪30年代前)
二、机构监管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三、统一监管时期(20世纪70年代~2008年)
四、统一监管和双峰监管并行时期(2008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和改革趋势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三、世界金融监管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影响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规范及特点
一、2015年7月~2016年3月:专门监管正式注入期
二、2016年3月~2017年12月:监管提升期
三、2018年至今:监管常态期
第四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穿透式监管原则评析
一、“穿透式”监管原则概述
二、我国金融“穿透式”监管的规范梳理
三、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的必然性
四、“穿透式”监管原则的历史性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监管保护
一、“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监管保护制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