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球图解教程 青少年网球训练指南

网球图解教程 青少年网球训练指南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2897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从新手到高手,从“0”到“45”的全局教材 2. 动作细节+实用技战图解,轻松入门,快速晋级! 3. 四色高清步骤图,图文配合阐释网球原理与技法。 4. 科学营养配餐,合理安排饮食,提高训练与比赛状态。 5. 涵盖发球、回球、底线球、上网球等网球中的重要局势。 6. 常见网球运动损伤内容,有效预防运动伤害,降低受伤率!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网球实战的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网球的各种打法技术、战略技术与竞赛规则,全面而科学地为网球爱好者制定了一套系统地学习网球运动的方法。全书共分为10章,介绍了网球运动的起源、重量网球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网球运动的礼仪、网球运动规则、网球运动专业术语、网球握拍技术、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击发球技术、网球战术策略、网球器材的选择、常见的网球运动损伤、网球选手的科学营养配餐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秉承了基础技术知识与比赛实战相结合的特点,从技术、战术以及练习方法3个角度帮助读者掌握网球初、中、高级动作技法。本书内容简单易懂、结构清晰、实用性强,适合网球初学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及网球培训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网球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网球运动的起源1
第一节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一、网球运动孕育于法国2
二、网球运动诞生于英国2
三、网球运动的热潮在美国兴起3
四、网球运动盛行于全世界3
第二节全球网球赛事体系4
一、国际网球联合会赛事体系4
二、国际女子网球协会赛事体系4
三、世界男子职业网球协会赛事体系5
四、全球网球赛季周期5
五、中国区域赛季周期5
第三节世界很好赛事与积分6
一、ATP世界巡回赛各级别赛事积分6
二、WTA巡回赛各级别赛事积分7
第四节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7
一、中国网球行业10
二、中国青少年网球历程10
第二章网球运动概述12
第一节网球运动的礼仪13
一、网球赛场礼仪13
二、网球观赛礼仪14
三、网球训练礼仪15
第二节网球设施及装备16
一、网球场地16
二、网球场地标准19
三、网球拍21
四、网球23
第三节网球运动的规则25
一、网球运动的信任制度25
二、网球比赛裁判员26
三、网球比赛中伤病的规则26
四、网球比赛的记分规则27
第四节网球球童30
一、球童的主要职责30
二、球童的辅助职责31
三、球童的临场工作31
四、中网球童的要求33
五、中网球童的发展33
六、中国网球公开赛球童成长计划34
第五节网球运动专业术语35
一、按首字母列表35
二、其他术语40
第三章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42
第一节网球握拍技术43
一、大陆式握拍43
二、东方式握拍44
三、半西方握拍方式45
四、西方式握拍47
五、双手反手握拍48
第二节准备姿势49
第三节网球常用基本步法49
一、两侧蹬跨步法50
二、并步移动步法51
三、左侧前交叉移动步法51
四、网球移动中的垫步52
第四节网球中的击球技术(以右手握拍为例)53
一、正手击球53
二、反手击球(以双手反手为例)56
三、发球技术58
四、接发球技术63
五、高压球技术66
六、放小球技术69
七、挑高球技术72
八、截击球技术75
九、削球技术77
第五节简单技术训练的基准要求78
一、落地击球的基本球拍动作79
二、最合适的握拍方式79
三、发球的要求79
四、基本的上手发球技术80
五、拦网的基本动作要领81
第四章网球的战术策略82
第一节底线型战术的打法策略83
一、底线型网球选手战术83
二、底线型网球选手的策略84
第二节网前型网球选手的战术和策略86
一、网前型网球选手的战术86
二、网前型网球选手的策略86
第三节综合型网球选手的战术和策略87
一、综合型网球选手的战术87
二、综合型网球选手的策略88
第四节接发球网球选手的战术和策略89
一、接发球网球选手的战术89
二、接发球网球选手的策略89
第五章网球运动与青少年健康91
第六章青少年网球项目运动心理101
第一节青少年网球心理概述102
第二节赛场上主观的不良心理因素103
第三节赛场上客观的不良心理因素106
第四节网球运动心理训练方法107
第五节提升网球运动心理素质108
第七章中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培训体系112
第一节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员的身心差异113
一、6~8岁年龄段的孩子114
二、9~11岁年龄段的孩子116
三、12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孩子118
第二节青少年网球训练阶段的划分119
一、初级阶段120
二、进阶阶段120
三、高级阶段120
第三节教学课程分类121
第四节训练班的划分及对应训练条件122
第五节技术训练课课程结构123
一、热身运动占课程的20%123
二、技能训练占课程的50%124
三、比赛情景占课程的20%125
四、放松练习和家庭作业占课程的10%126
第八章如何选择网球器材127
第一节如何选择网球拍128
一、儿童球拍尺寸的选择128
二、儿童球拍材质的选择129
三、儿童球拍其他属性的选择130
第二节如何选择网球133
一、低压或无压型网球134
二、常规型网球135
三、加强型网球135
第三节如何选择网球线135
一、网球线的可控性136
二、网球线的耐用性136
第四节如何挑选网球服7
一、T恤与短裤137
二、无袖圆领T恤138
三、T恤与短裙138
四、吊带衫与短裙138
第五节如何挑选网球包138
一、容量139
二、面料139
三、背负139
四、排汗140
五、结构140
六、配件140
第六节如何选择网球鞋141
一、平衡141
二、合适142
三、缓震142
四、重量142
第九章常见的网球运动损伤144
一、网球肘145
二、水疱147
三、肌肉拉伤148
四、扭伤150
五、腱鞘炎151
第十章网球选手的科学营养配餐153
第一节网球选手的饮食需求154
第二节网球运动员的饮食成分155
第三节网球运动员赛前饮食补给155
第四节网球运动员比赛期间饮食补给156
第五节网球运动员赛后饮食补给157
第六节其他事项158
附录A中国网球协会审定《网球竞赛规则》(2016)159
附录B网球裁判方法176
摘要
    第三章 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网球握拍技术
     握拍是一切击球方式的基础。球拍将你的身体和网球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响到球和球拍接触。不同的握拍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击球效果,下面要介绍的是 USPTA 职业教练员教学所使用的基础握拍方法,用来描述手应该放在球拍握把表面的位置或角度。掌根、食指和食指掌指关节被作为握拍的 3 个参考点。
     一、大陆式握拍
     右手握法:食指的指节和右上方的棱面接触,虎口在手柄的上方。
     左手握法:食指的指节和右侧的棱面接触。
     手掌根在2号面 右上面
     掌根关节在2号面 右上
     面食指伸出分离
     大陆式握拍法的击球位置是在离身体侧面较近和较低的区域,适用于发球、网前截击、削球和防守性的打法。尤其是网前截击,因为不需要切换正反手,所以可以很快地做出反应。另外,因为这种握法会使拍面相对地开放(开放的拍面是指拍面和球网平行,收闭的拍面是指拍面和球网垂直),所以在处理离地面较低的球和平击球时是比较有利的。
     采用这种握拍时,食指根部压在与拍面水平的那个平面上,拍面的角度几乎与地面垂直。大陆式握拍法适合用来击打任何类型的球,但在发球、打截击球、过顶球、削球以及防守球时采用这种握拍法效果更好。运用大陆式握拍法可以使你在发球或打过顶球时手臂自然下压,这样不但攻击的效果优选,而且给手臂的压力也最小。由于在打正手和反手球时不需要调整握拍法,因此大陆式握拍法也是打网前截击球的很好选择,因为采用这种握拍法可以使攻防转换十分迅速。同时,它还适用于在防守时击打已到达身体侧面、击球点较晚的球。
     二、东方式握拍
     右手握法:用大陆式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经过拍柄右上方的棱面和右侧的拍柄接触。
     左手握法:用大陆式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经过拍柄左上方的棱面和左侧的拍柄接触。
     东方式握拍法分正手和反手两种,这种握拍对来球高一些或低一些,都能用正反手击球。东方式正手握拍可以被称为“万能握拍法”,既可以击出上旋球,又可以打出平击球,它可以给手腕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你打出的球可以略带旋转,或直接打出很有穿透力的球,而且,采用这种握拍只要做非常小的调整就能回到大陆式握拍,这样选手在削球或在网前截击时都会比较轻松。采用这种握拍法,拍面可以通过摩擦球的后部击出上旋球,还可以打出有很大力量和穿透性的平击球。
     东方式握拍很容易转换到其他握拍方式,所以该握拍方法更适合喜欢上网的选手。但是这种握拍打出来的球更多是平击,稳定性差,所以不适合打多拍球。
     三、半西方握拍方式 右手握法:用东方式握拍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球拍拍柄右下方的棱面接触。
     左手握法:用东方式握拍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球拍拍柄左下方的棱面接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