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猫妖婆婆/半七捕物帐第1卷

猫妖婆婆/半七捕物帐第1卷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冈本绮堂(著)刘增妍(译)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481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久远神秘的日本江户时代,城中怪事频发。半夜在枕畔哭泣的女鬼,无人穿着却四处游走的红衣,深夜莫名其妙地响起的火灾警钟,中元节被黑蛇缠颈而死的舞姬,疑似被狐精缠身而彻夜不归的少女……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现在人们面前,搅得百姓人心惶惶、寝食难安。在这个时候,半七挺身而出,带领自己的部下一步步查清事实真相,破解了一连串的谜题。整个小说以民间传闻逸事为基础,忠实地还原了一个遥远却让人回味的年代,全景式展现了江户时期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怪诞的故事。封面故事速览 >>>很久以前,老婆婆阿卷因为酷爱养猫而被邻居们称之为“猫婆婆”。邻居不堪其扰,想尽了办法,终于说服猫婆婆将她的猫送走。然而那些猫不仅一只一只排队回了家,还在月光下高高举起前肢,像人一样站着走路。一系列诡异的事情发生后,邻居们忍无可忍,不顾猫婆婆的阻拦,将十多只猫全部扔进海里淹死。然而,猫死后的第七天,猫婆婆也离奇死亡,脸部异变成了猫的样子。人们都说,猫婆婆已经变成了猫妖,回来寻仇……
作者简介
冈本绮堂(1872-1939)冈本绮堂生于1872年,父亲是直属于德川幕府的下级武士。当时正是暗潮汹涌的明治初期,维新派掌握新政府大权,旧幕府派的武士阶级毫无立足之地。于是,冈本绮堂在12岁时便立志从事文学事业。冈本绮堂虽是明治时代的人,却生长在江户与明治时代新旧更迭的环境中,因此当他读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时,便萌生了以江户时代为背景而创作文学作品的想法。他从1916年开始写作《半七捕物帐》,20年里,总计写出68篇《半七捕物帐》系列短篇小说,他本人也被日本推理界推崇为“日本推理小说始祖”。江户时代,信息技术和医学知识落后,调查案子接近要凭捕快的直觉或推理才能找到凶手。“捕物帐”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小说形式,这类小说里的主角通常不借助任何外力,纯粹用推理来侦破案件。冈本绮堂正是这类小说的始祖。《半七捕物帐》发表后,日本掀起了一股“捕物帐文学”的创作热潮。相比起现代推理小说里运用各类高科技手段来破案来说,“捕物帐”显然更贴近生活,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因此深得读者喜爱,直至今天依然保持着活力。
目录
第一话 女鬼阿文 /001第二话 石灯笼下的脚印 /027第三话 角太郎之死 /049第四话 两个头颅 /071第五话 黑蛇里的怨灵 /093第六话 警钟怪谈 /117第七话 古宅奇遇 /141第八话 腰带池 /165第九话 春天雪融时 /191第十话 屋顶上的女尸 /209第十一话 水獭证人 /217第十二话 牵牛花鬼宅 /227第十三话 猫妖婆婆 /245第十四话 弁天神女之嫁 /269
摘要
    我的叔父是江户年代末期的人,对于那个时代发生过的凄凉幽怨的民间故事都了如指掌,比如稀奇古怪的凶宅事件、不得解脱的怨妇之恨、复仇的武士等等。然而我叔父本人在武士教育的成长环境中长大,从来都对那些无厘头的事情不屑一顾。
     在我小的时候,只要我跟小伙伴在一起偷偷摸摸讲些恐怖故事,叔父就会冷哼一声,觉得我们在瞎胡闹,接近瞧不上眼。我以为这是叔父的性子使然,直到有一回,他欲言又止,说出了一番让我觉得靠前不可思议的话。
     “虽然我一直都不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可阿文的事情却让我……也罢,一言难尽。”
     叔父说到了这里便沉默不语。尽管我们一直追问他后面发生了什么故事,但他像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竟然有些悔悟,不肯再交谈下去。
     没能得到答案的我问起了父亲,但父亲的反应跟叔父如出一辙,只字不提。
     他们的反应更加激发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马不停蹄地跑到了K叔叔家。
     K叔叔是我父亲交往多年的老朋友,如亲兄弟一般。我的直觉隐隐告诉我,K叔叔应该也是一名知情者。从他的口中,我或许能够知道这个故事背后的秘密。
     “K叔叔,你知道阿文的事情吗?”见到K叔叔,我开门见山地问。
     让我诧异的是,K叔叔竟然一反常态,直接拒绝了我。
     “打住!打住!这不是多大的事情,知道太多对你不好,而且还容易挨骂,不要再问了。”
     在我印象中,K叔叔一直是一个没什么长辈架子的人,在他那里,我们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大开眼界的故事。如今在阿文的事情上,他也跟我的叔父、父亲一样收住了话题,无论我怎么软磨硬泡,他始终都不肯说出故事的始终。
     至此,阿文的故事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头,便天折了。
     之后,忙碌于学业的我每天都在各个学科作业中奋战,自然而然对阿文这个故事的执念也就淡了下去,脑海中的记忆像是被人删除了一样,慢慢地消散了。
     又过了两年,到了那年十一月底,快入冬的季节。
     那一天,K婶婶收到了邻居的邀请,大白天赶去新富座看歌舞伎演出。前一晚,K叔叔告诉我,第二天他自己一个人在家,让我晚上过去玩。
     那天下了一场冷冰冰的雨,特别刺骨难受,临近黄昏的放学时间,雨势看起来更加大了。
     吃饱后,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K叔叔家里了。
     K叔叔住的地方离我家不远,走路大概几百米就到了。他家那片地方当时还留着不少江户时代传下来的武士宅府。待在那里,即使是晴朗的白天也会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到了雨天,越发显得阴暗、凄凉。
     K叔叔的家就位于某个贵人的旧宅内,他们一家住在一栋小楼里,外院上树立着竹子篱笆,完美地将小楼与周遭隔开。K叔叔在政府部门上班,回来后便在家里吃饭、洗澡。
     全部收拾完之后,叔叔把煤油灯点上了火。我安静地坐在垫上,听他讲起各地的八卦趣闻。我还记得那天夜晚,大大的植物叶子轻扫过滑门,垂落的雨滴洒在了叶片上,吧嗒吧嗒,这些声音传到耳边,总让我有些失神,思绪飘到了外面。
     外头的天越来越黑。这时候,柱子上的钟敲了七下,K叔叔也停下来,听起了庭外的雨声。
     “这雨怕是下不完呢。”
     “婶婶还在外头。”
     “别担心,我已经给她叫了一辆黄包车。”
     说完,K叔叔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正经起来,跟我说:“嘿,小鬼,你还记得阿文吗?还想知道下面的故事吗?这时候的气氛最适合来讲些恐怖故事了,不过你还有胆量听下去吗?”
     别看我总是跟小伙伴聚在一起讲鬼怪故事,但我却是个胆子挺小的人,可好奇心往往会更胜一筹,越是诡异的故事越是能激起我越大的兴趣。尽管我忍不住缩成一团,紧紧抱住自己的身子,可我还是阻挡不了自己的猎奇心。况且今晚K叔叔主动提起阿文的事情,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于是我故意拍拍胸脯,昂起脖子,表示自己可是一个什么都不怕的小勇士,而且身边还有一盏暖熏熏的煤油灯,无论什么妖魔鬼怪都不在话下。
     显然,我这样装作坚强的心理战术并没有打动叔叔,他看着我滑稽的样子,笑了笑,不作声。
     “看来你真的很想知道。不过我可有个前提,听完了阿文的故事后,你可别连回家都不敢了,赖在我这里,我可不会收留你。”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