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律、声誉机制与市场交易治理

法律、声誉机制与市场交易治理

  • 字数: 2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袁正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40159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特征需要交易治理机制实现交易主体的诚信合作。法律这样的正式机制可以实现交易治理,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征信系统,多边声誉机制在匿名交易中也能发挥作用,我们称之为匿名声誉机制。对匿名声誉机制的首次提出及通过实验证明征信系统可以实现匿名交易的诚信和信任,这是本书的两个主要贡献。显然,本书的政策含义可以落脚到,一是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交易的有效治理;二是不可忽视法律天生的局限性,声誉也是治理交易的有效手段。我们呼吁投资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要像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视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作者简介
袁正,男,1974年3月出生,湖南新化县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访问学者,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家》《中国软科学》《改革》《经济评论》《中国经济问题》《保险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成果40余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7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导论
提出问题
文献综述
研究框架
研究内容
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1 分工与交易
1.1 古典增长思维:分工与专业化
1.2 新兴古典增长框架
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1.4 回归古典式增长
1.5 供给侧改革及其古典增长思维
1.6 结语
2 交易与交易效率
2.1 交易双赢
2.2 交易效率
2.3 中国省级行政区交易效率测度
2.4 交易效率、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2.5 结语
3 交易行为假设与交易治理
3.1 交易行为假设
3.2 信息局限
3.3 交易治理
3.4 结语
4 法律治理及其局限性
4.1 法律可以实现交易治理
4.2 法律与信任的相关性
4.3 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关系
4.4 法律具有局限性
4.5 结语
5 声誉机制与市场交易治理
5.1 法律局限性与私序
5.2 社会资本理论与交易治理
5.3 单边声誉机制
5.4 双边声誉机制
5.5 多边声誉机制
5.6 匿名声誉机制
5.7 结语
6 不接近信息下的声誉机制
6.1 KMRW声誉模型
6.2 信号发送与声誉积累
6.3 “连锁店悖论”中的声誉
6.4 结语
7 乡土熟人社会的交易纠纷治理
7.1 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
7.2 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
7.3 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
7.4 乡土社会交易纠纷治理方式
7.5 乡土社会交易纠纷治理调查
7.6 结语
8 城市匿名社会的交易治理
8.1 匿名声誉机制
8.2 信任博弈
8.3 实验设计
8.4 实验结果
8.5 征信机构本身的诚信问题
8.6 结语
9 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