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自由呼吸的课堂:董一菲的语文教学艺术/大夏书系
字数: 191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董一菲著
出版日期: 2019-07-01
商品条码: 978756759171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全国有名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近期新力作。·王君、肖培东、熊芳芳、张玉新联袂推荐。·系统梳理作者的语文教学主张、教学思考和创意做法,能开拓一线教师的视野,提供实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好的引领、启迪作用。·从如何备课、上课两方面精选经典课例,展示作者的教学艺术,提供语文好课范例,对一线老师真正站好课堂起到示范作用。
内容简介
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践行的“诗意语文”跻身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影响了众多一线语文教师。本书先从追寻诗意语文的芳华、把专业成长当作信仰这两个方面呈现了作者的教学主张、教育思考和专业成长建议,揭示了作者一步步成长为名师的内在原动力,对一线老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很好的启迪与引领作用;然后从教学设计成就教师内成长、诗意演绎课堂教学艺术这两个方面展示作者是如何创意备课、上课的,原汁原味呈现作者的语文教学艺术,为一线老师真正站好课堂提供方便借鉴的好课范例。
作者简介
董一菲,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诗意语文”倡导者,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主持人,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学术领军人物,首批重量骨干教师,全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导师,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教改新星,东北三省靠前语文教师。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哈师大、牡师院兼职硕士导师。应邀在全国50多个城市作讲座、授课,出版有《课堂创意管理实用技巧》《跟教育名家学做教师:经典阅读照亮教师成长》《董一菲讲语文》《仰望语文的星空》《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等作品。
目录
目录第一辑 追寻诗意语文的芳华诗意语文之道 003汉语,诗意化的世界 010发现语文的诗意 013追寻诗意语文的芳华 019让语文课充满诗意和感染力 030第二辑 把专业成长当作信仰还语文以正大端然 037把专业成长当作信仰 040读书:看得见看不见的竞争力 046醉在教书的时光里 053语文素养二三话 060感受语文之美 065语文课应该有强烈的语言意识 072第三辑 教学设计成就教师内成长如何设计一节好课 077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起承转合” 084《世说新语·咏雪》阅读教学设计 088“余光中经典诗句赏析”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091古典诗歌教学微设计 099第四辑 诗意演绎课堂教学艺术李商隐《无题》教学实录及悟课 107《雁门太守行》教学实录 129《阳关雪》教学实录及悟课 145《归园田居》教学实录 165《子衿》教学实录及悟课 175后记 诗意成长,感恩同行
摘要
如何把古典诗词课上出厚度来古典诗歌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已或多或少接触了一定数量的诗词,或诵或读。初中与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如何在课堂上呈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单篇教学上,学生们自然有吃不饱的感觉。如何把古典诗词课上出厚度来就成了我们的一个新课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用赋比兴的手法把古典诗歌课上出厚度来。《子衿》是初中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的课外阅读篇目,出自《诗经·郑风》。这篇课文新鲜活泼,明白晓畅。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读读背背应该没有太大障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因此,语文课堂要呈现出语文思维、审美、文化交织碰撞的多维多元的精神对话,多姿多彩的流动的整体感发。(1)用赋的手法,把一首诗中的关键性汉字讲出文字学的、文化学的味道来。衿:是什么偏旁?“衣”字旁,指衣领。衣服与文化息息相关,代表了社会阶级、审美价值,代表了人的个性与修养。周代太学生的衣领,典雅矜持含蓄有深意。佩:系玉的线带。我们是一个尚玉的民族。君子一日,玉不离身。“青青子佩”,无尽的爱慕与赞美尽在一个“佩”字中。城阙:阙,城楼,缺也。那高高的城楼上守候着爱情的女子,她的远望、痴情注定是无望的、残缺的。“青青”是什么颜色?在“青青河畔草”中就是绿色;在“湛湛青天中”就是碧蓝;在朱自清《背影》“深青布棉袍”中就是藏蓝或深黑色。青,是拥有表现力的色彩之一。西汉的王逸对“青”有如下的阐释:“青,东方春位,其色春也。”多么美好!古人为“青”加的修辞语也诗意盎然——“粉青”“豆青”“梅子青”,无一不带着自然之风,带着自然的天地精华、自然的风花雪月。“青”如何“粉”了?似乎是少女的红颜,是豆蔻的年华,是无尽的娇嗔。“豆青”带着豆香,带着荞麦的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梅子青”是那样青涩,犹如初恋,犹如一个少女,犹如早春的二月。“梅”,媒也,也许关于一桩婚姻。最绝妙的莫过于“雨过天青”。宋代的汝窑产的青瓷,“雨过天青云破处”已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颜色了,它是天、是情绪、是情结、是浪漫,明亮而不刺眼。“似玉,非玉,而胜玉。”朴而绮,简素雅致,润泽臻盖,色冠群芳。“青青子衿”,青青是什么颜色?色彩即时悲(列宾),在体会品味“春”的颜色的时候,就是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更深的美和情感。(2)用比的手法在对比映衬中不断加深古诗词的厚度。《子衿》选自《诗经·郑风》。《诗经·郑风》21首诗,多为爱情之歌。无论在语言还是在感情的坦率热烈程度上,女性都比男性大胆直率,她们真诚、热烈、多情、率真,用朱熹夸张的话来说就是郑诗“皆为女惑男之语”,这也正是郑国女子的可爱之处,敢恨敢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青青子衿”是一声最真的呼唤,深情、热辣。“子衿”指美好、整洁、知性、凛然。风流倜傥,儒雅翩翩,玉树临风,皎然少年。“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迷恋不已,久等不来,“纵”“宁”张弛有道。相对相闹相知相离相进相退,充满弹性、韧性、张力、魅力。怨由爱生,怨深爱切。第二章已由“悠悠我心”到“悠悠我思”,那悠长悠长的思念已挽住了整个春天、爱情与青春。“往”与“来”的冲荡,炽烈如火。第三章由叙事转为抒情,先是动词“挑”与“达”,充满了动感与辗转悱恻,次之才是地点。“在城阙兮”,高高的爱情啊,高于生命与青春的爱情啊,眺望,望穿秋水,依然残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夸张震撼,感人至深,守望在岁月里的爱情,飘零如花,流失如水。对比映衬是一切文字艺术的不二法则,如何让《子衿》的人物和情感更清晰明亮?一定要“衬写之”。第一层比较,相似越多越好,切口小些,加厚、加宽、加固。《诗经·郑风》中有十几首爱情诗,细细地甄别筛选,分别选取《狡童》和《将仲子》两首诗的第一诗节,让学生们自由自主地开展品评。问题:《子衿》《将仲子》《绞童》中的三位女子分别具有什么性格?三位男子又是怎样的形象?(任选其一回答)这一组对比阅读,可以加深对《子衿》、对“郑风”,进而对《诗经》的理解,思考先“聚”后“散”,教学因此宕开了笔墨,教学有了厚度。“近”比加大了密度、厚度。其实程度还远远不够,一节课开合度不足,还是略显单薄。古典诗歌鉴赏课,是要有西方诗歌的厚度的,选取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与《子衿》再次对比。在大开大阖中,让学生感受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子对爱情的不同表达。《子衿》中抒情女主人公的被动忧伤,茨维塔耶娃笔下的俄罗斯女子的主动大胆,学生们阅读得很好,体会得很深。(3)用“兴”的手法跳出诗词,反观诗境是增加课堂厚度的优选境界。以诗解诗已经高妙,如果能以画解诗,能以乐解诗,以禅解诗,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神来之笔。引入十五世纪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一幅有名的油画《春》,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子衿》画一幅画,应该叫什么名字?好,叫“青”,十分精彩,然后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描述叫“青”的画:抒情女主人公的衣衫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画面用什么作背景?为什么?课堂在不断地加厚、加宽、加广、加密。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深入阅读这首诗,有了更加辽阔的联想与想象,有了兴发、感动与创造。总之,古典诗词教学应该尝试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赋”是铺陈,“比”是对比,“兴”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感发,从而使古典诗词教学有深厚、有高度。《子衿》教学实录及悟课2019年1月我终于在寒假前整理完书稿,心里有一丝满足与释然。近三年,又讲了很多课,看了喜欢的书,思考了语文核心素养之于中学生、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又经过了无数次的他问自问追问叩问:“何为诗意语文?”积累、沉淀、行走、静观,虽然永远不能抵达玉想琼思、宏观博识,然而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分明有那么几个瞬间在闪耀。一周五的晚课,我在高一(1)班讲唐代草圣张旭的诗,讲唐太宗的昭陵六骏,讲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欢乐与哀伤。高一(1)班的班主任是我多年前的学生,她带着她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同来听课。诗歌、审美、沉醉,铁血野心、激战阳刚,历史人生与死亡交织着。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一班52位我的学生们,我们一起浸润其中,感受诗与美的胜境。下课铃响起,旁听的那个女孩意犹未尽,不甘地问:“下个周五还有多远呵!”这节课,班里最粗心的最不愿意回答问题的那个男孩子出色地回答了两个问题,其一便是关于他最喜欢的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飒”,是飒飒的西北长风;“露”,是晶莹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好;“紫”,是紫电清霜,是忧伤的颜色,是对生命的礼赞。那一瞬间,我们心灵飞扬,弦歌合鸣,我们坚信,诗意语文是关乎灵魂和生命的语文。二喜欢反反复复地读文本,喜欢“目透纸背,看深看透”,喜欢在想象和联想的维度里把文本读薄又读厚,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追求“智”与“巧”。喜欢重章复唱,一咏三叹,喜欢繁复地渲染。不经意,有那么一天,终于可以简简单单地问出“是谁晓镜但愁云鬓改,又是谁夜吟应觉月光寒?”那一瞬间,语文课堂单纯静穆,活泼热烈,完成了从繁到简的涅槃。让我明白课堂的问题设计不必追难求曲抵深,甚至无须华美,只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能够专注文本的文脉,就足够了。三诗意语文工作室有一个栏目是“中高考前沿”,从我内心来讲,并不十分赞同开设这样一个栏目。我以为它离诗意太远,太功利,太烟火气。可是考虑到一线老师的需要,还是不得已开设,并苦心经营。栏目所涉范围从成语到阅读到作文,包括中高考的前沿问题、试题试卷的分析,栏目主持人倾尽心血与热情,把这个栏目打造得既科学又文艺,既脚踏实地又具前瞻性,凝结许多优秀同行的智慧的思考。但我一直存有怀疑,以为这不过是“技”与“术”而已。某个周末工作室搞线上活动,“中高考前沿”栏目的一位老师在交流分享时说:“诗意语文就是要研究好中高考,为平民二代的孩子们的明天助力。”那一瞬间似醍醐灌顶。是呵,没有精准的中高考指导,那些平民二代,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何以跳龙门,何以成为社会的精英!天地之间语文之上,不独有所谓的大道至理,否则是另一种愚昧,另一种褊狭。直面中高考,把每一道题都讲出实操性、规律性,在试题的精准解答中找到诗意语文的实用之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过“万物皆数”,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美是和谐”,诗意语文对中高考试卷的研究认知把握自有“数”渗透其中。据说印象派大画家凡·高的画,无论是向日葵、星空还是麦田地,看似疯狂的色彩、杂乱无章的色块、个性张扬的线条,背后都是有着严格的比例、科学的运算、数量的基础的,诗意语文美的背后也有着强大的“数”的支撑、理的融合和哲思的期待。四诗意语文完成的是汉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进而完成的是安顿心灵诗意地栖居。诗意语文的愿景便是重现风雅,重塑诗的国度的芳华。读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词就是“弦歌不辍”。如果说绚烂的汉语、磅礴的中国文化是一阕挟天风海雨的交响乐,不论炮声隆隆遍地夕烟,还是盛世繁华莺歌燕舞,作为语文教师须秉持的那份职业操守,就应该是弦歌不辍。教育就是一场坚守,坚守的本身就充满诗意。春天,满树的碧绿;夏天,漫天的阳光;秋天,半山的醉红;冬天,万里的雪飘。坚持坚守,凝望凝视,俯仰飞扬,弦歌不辍。邻班在做卷子,一遍又一遍,为周考月考期中期末。此时还是把朱自清郁达夫的散文再欣赏一下吧;鲁迅的杂文,那样的思想与风采是不应该在语文课堂上错过的。当语文教师的教学之路只剩下了一条习题之路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敢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语文教师,尽我们的本职与天职?那一瞬,汗颜!五诗意语文工作室周六有两个小时的线上活动,在工作室两个微信群错时播出,从话题的选定到主讲人员的选择均是自愿,22个栏目从经典悦读到文本解读,从班主任到中高考,从朗读者到校本研究……近三年来,无论寒暑还是节假日从未停止过。工作室的老师们来自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江南到塞北,从高中到初中甚至小学,大家对教育对语文对诗意的执著与热忱,令人深深地感动。线上活动的讲授者倾智慧才华,聆听者专注思考即时互动。这样的瞬间,很美!其实,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的领域,在不堪重负的压力下,有那么多的教师,他们在诗意地成长。他们渴求内心的丰盈,渴求创造美的课堂,渴求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本书汇聚了近三年关于诗意语文理论建构、理性思考和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三年来,诗意语文由一个人的思考变为全国各地九百多位语文教师的同行,并获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诗意语文有了枝渐繁、叶愈茂的成长。感谢那么多人给予的启迪与灌溉,感谢我的徒弟陆晶、林森,感谢我的研究生张贺对本书的推敲打磨,感谢那么多师长朋友的鼓励。诗意语文开放而富有弹性,愿我们用思考与实践竭才尽智不断丰富而完善之。董一菲2019.1.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