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俞景茂/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俞景茂/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 字数: 244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岚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173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学校各学院和附属医院浙江省省级名中医和全国名中医指导老师,以及学校老中医专家。三、统一编写内容与体例以名医成长、成才之路为主线,结合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学术经验体会等从不同视角进行撰写,尽量避免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每本字数要求在10-15万字。
目录
第一章 初涉杏林
第一节 鱼米之乡多人杰
第二节 药草飘香疗疮疡
第三节 药医相彰入楚学
第四节 结缘医道勤临证
第五节 回乡行医悟岐黄
第六节 赴京深造苦作舟
第七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
第八节 悬壶慈幼终不悔
第二章 成才之路
第一节 夯实基础从良师
第二节 禁方授受学有成
第三节 医教结合结硕果
第四节 著书立说誉同行
第三章 临证经验
第一节 妙手回春治常疾
第二节 尊古创新疗专病
第三节 巧思度忖解难症
第四章 学术建树
第一节 儿科基石尊仲阳
第二节 各家学说取所长
第三节 辨证论治重病机
第四节 儿病速变先证治
第五节 和解为法疗复感
第六节 多元多靶防哮发
第七节 轻舟重载顾脾胃
第八节 壮督醒神治遗尿
第九节 养血疏风防过敏
第五章 专题讲座
第一讲 寒温学派之钩玄
第二节 五脏辨证重肺论
第三节 腺样体肥大论治
第四节 论毛细支气管炎
第五节 小儿脾胃论纲要
第六节 小儿腹泻话诊治
第七节 巧用膏方补儿虚
第六章 薪火相传
第一节 风正为范乐传承
第二节 星星之火播浙地
第三节 弟子承薪渐有成
附录一 大事概览
附录二 学术传承脉络
摘要
    第一章 初涉杏林
     第一节 鱼米之乡多人杰
     1942年腊月,俞师出生在嘉兴平湖城关镇上的一个寻常家庭。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山水,位于人间天堂的苏杭之间。浩荡的江海在此交融,一路向东,扬帆人海,演绎着钱塘江文明的旷世精彩。这里地处广袤的杭嘉湖平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带有水乡的那种诗画韵味,白墙黑瓦的古旧民居,石板铺成的小路被来往的行人打磨得铮亮,水网密布,船舶来往。当时的平湖县城很小,大概就五六万人,东西两条街,不到半小时就可以走完,但有着“九里湖光九里城”“金平湖”的美誉。
     俞师家在县城城关镇西门外花家弄31号的民居内,这是的8楼8底的二层楼房,还有厅堂和竹园,前面临街,后面临河。涓涓的流水,从镇上流到乡下,全家依靠这条小河,饮水洗涤。虽是鱼米之乡,但人们不敢下河游泳,因为这里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河边有钉螺,水中有血吸虫的尾蚴,人水游泳很容易感染血吸虫病。幸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带领群众灭钉螺,经过10多年的努力,血吸虫病终于被控制住了。现在家乡父老乡亲喝的是地下自来水,也可以游泳了,从此告别了血吸虫病困扰的年代,使这个江南水乡萌发了“春风杨柳万千条,陆亿神州尽舜尧”的美丽景象。
     平湖在俞师的印象中犹如安逸的婴儿,静静地躺在摇篮中,既清净休闲又可爱。离家不到200米过了一座拱形石板桥便是一片绿色的田野。秋天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到了春天,黄色的油菜花和紫色的苜蓿花把乡间的田野打扮得宛如一幅尚未晾干的水彩画。雨后春笋、麦浪滚滚的景象令人神往。年长的平湖人清晨五六点钟便到茶馆喝茶,品品清茗,与老友谈天论地,晨曦慵懒地附在路人的身上,为清闲增添了几分意趣,让时光在从容不迫中缓缓流逝。深夜对一个毫无夜生活的小镇来讲,无非就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淡去白日的喧闹,明月慈祥地抚摸着人们的梦。平湖没有上海、杭州那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有松风台的古银杏、拱形石桥、莫氏庄园的名园建筑及像花家弄这般斑驳的墙壁上刻满了百年沧桑的大街小巷。
     东湖是平湖的一颗明珠,湖的东南方有一座塔,名为报本塔,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灯塔注视着静静的东湖,见证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超凡境界。远处有一处高坟,为清代一位高姓宰相的墓地。高家生有一个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从不听父母的一句话。高官临死之前嘱儿子将其埋葬在东湖之滨坐北向南。其子想“我从小到大未听父母一句话,这最后的嘱托就依了吧!”哪知这一依顺却败了高家的风水。高官本想死后坐南向北,一手拿宝塔作笔,蘸着东湖之水写无穷文章,正是风水宝地啊!不想儿子听从了他最后一句话,背朝东湖,无法握笔,风水全败,高家从此没落,其子疯疯癫癫,穿了一件白长衫,衣服上写满了他家赫赫身世,路人皆敬而远之。这算是小城的一则故事吧!
     平湖乍浦九龙山的炮台,展示着平湖人抗击外敌入侵、保家卫围的万丈豪情。离炮台不远处有一个八角亭,是纪念200多年前《红楼梦》由此出海,东渡日本长崎的纪念地。
     平湖人爱吃平湖饭店的包子,“鲜得来”的馄饨,“老鼎丰”的糟蛋,“曹兑港”的西瓜,这些都是江浙沪闻名遐迩的美食……俞师时常会想起那一段平湖的时光,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正是这块土地使他梦想成真。
     平湖虽小,但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有名的李叔同祖籍是平湖。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很好,“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而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被后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