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罗秀素/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罗秀素/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 字数: 232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庄海峰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185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学校各学院和附属医院浙江省省级名中医和全国名中医指导老师,以及学校老中医专家。三、统一编写内容与体例以名医成长、成才之路为主线,结合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学术经验体会等从不同视角进行撰写,尽量避免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每本字数要求在10-15万字。
目录
第一章 中医萌芽
第一节 学医初衷
第二节 学院概貌
第三节 良好教学
第四节 课外修炼
第五节 初出茅庐
第二章 名师指引
第一节 熟读经典旁通诸家
第二节 病证结合辨证施治
第三节 病有轻重证分缓急
第四节 衷中参西西为中用
第五节 瘀必致病见瘀必化
第六节 师不泥古新不离宗
第七节 医必求实勤必有果
第八节 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第三章 声名鹊起
第一节 上下求索
第二节 砥砺前行
第四章 高超医术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
第二节 淋巴瘤
第三节 多发性骨髓瘤
第四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五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六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五章 学术成就
第一节 罗秀素教授对中医血液病的总体认识
第二节 罗秀素教授对血液肿瘤各疾病的认识
第六章 桃李天下
第一节 庄海峰
第二节 杨伟涛
第三节 王斌
第四节 颜平康
第五节 杨友卫
第六节 俞方泉
第七节 薛爱珍
第八节 王若琼
第九节 李蕾
第十节 郭艳荣
第十一节 成志
第十二节 苗振云
第十三节 李赛
摘要
    第一章 中医萌芽
     罗秀素出生于浙东宁波慈溪市,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该地区现在已经是面貌焕然一新的经济发达之乡。罗老非常怀念家乡,因为那里是她的生长养育之地,虽然离别多年,但是桑梓之情常萦于胸怀。
     第一节 学医初哀
     罗老幼年丧父,那时她还处在懵懂时期,因此记不清父亲是个啥模样。随着年龄增长,在她懂事的时候才知道父亲是由于急病不幸离世。当年罗老还不满2岁,父亲因突发剧烈腹部疼痛,由家人们以水路送往10多里外的县医院急救。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救治不力,最终以遗体返回。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年纪不满30岁的母亲顿感天塌地陷,但是日子还得继续,一家人就这样在悲痛中踏上了艰难、困苦的生活之路。罗老的母亲日夜忙碌,以织布买卖养家糊口,罗老的两个哥哥,一个不满10岁,一个年仅7岁,亦要每日上山砍柴补贴家用,一家人的生活勉强过得去。
     因为疾病,让一个家庭经受了妻子丧夫、幼子丧父的重创,年轻的妻子不得不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抚养三个幼子。而孩子在贫穷的生活中,因为缺失父亲伟岸的臂膀,在内心深处自然会少了一份安全感。
     罗师回忆着童年:母亲在父亲墓前的泪滴;母亲坚韧而疲倦、瘦削的背影;小哥哥们担着柴,汗流浃背艰难下山的样子;一家人围着灶台,借助微弱火光一起吃粥喝汤的场景……似在昨天,历历在目。这样悲伤而苦难的生活,在罗老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极深的烙印,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如果当初谁能治好父亲的病,那么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其乐融融,自己的童年也将是另一种颜色。而事实上,年幼的罗老面对这一切是那么的无能为力,这种无助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因为罗老的父亲去世,母亲就成了专享的依靠,面对生计的种种压力,母亲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四处奔波。而渐渐长大的罗老,也随之在心中悄然升起一些不安情绪,只要一见到母亲显露纳差、乏力的疲惫之态,自己的心就跟着紧张起来,闷闷不乐。那也许是一种恐惧,对疾病的恐惧,担心母亲像父亲一样说走就走了,剩下兄妹三人孤苦伶仃。罗老的童年是灰色的,接近失去了一个孩子本该有的无忧无虑、天真快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给罗老将来走上行医之路埋下了伏笔。
     罗老的优秀与其母亲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母亲是个性格开朗、坚强、勤劳、正直、为人诚恳、富有怜悯心的乡镇女子,她对自己的孩子均寄予厚望,因此对儿女的要求非常严格。罗老的母亲教育孩子要勤劳做人,凡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讲假话、空话,不能偷窃及占小便宜;教育孩子要做正直的人;见到长者要有礼貌,要会尊称人。在这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下,罗老从小就听话、懂事、用功读书、生活俭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罗老母亲在当地政府的照顾下,有了能月月挣工资的工作,困苦的生活有了转机。而此时的罗老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也已长大,并以优秀的成绩升上了高中,眼看高中将要毕业,罗老的母亲和兄长都鼓励她一定要报考大学。在选择专业时,罗老认为还是读医好,可以治病救人,那么像父亲这样生病的人也许就不会离世;再者,医学很神奇,值得去研究学习。当时有两件事情让罗老记忆犹新:一件是在她小时候由于卫生条件差,经常会生红眼病,眼睛不但眼屎多,还红肿疼痛,甚至怕光,特别难受,母亲每次就给她100元钱(相当于现在的一角钱)去药店买几颗消治龙药片,一吃就灵,太奇妙了。另一件是罗老在快要上小学的那一年,两胁皮肤得了带状疱疹,刺痛如触电,夜不能安寐,当时乡间称之为“缠身龙”,还有谣言说如果“缠身龙”头尾相碰会死人的,让年幼的罗老惊慌不已。后其母用雄黄调涂在疱疹上,并请人又开了几剂中药内服,结果没几天,疱疹就结痂了,疼痛也随之消失。罗老由此深感中医药的神奇,更加坚定了报考医学院的信念。同时罗老也为了报答母亲的爱,为了母亲有病时能得到更好的医治,为了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诸多的想法最终促成了罗老报考医学院校的决定。
     1964年高考,罗老一举考取了浙江中医学院。当时的浙江中医学院因为刚成立不久,在社会上名气不大,人们也了解不多,但它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医药在浙江省的优选学府,是系统学习中医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年轻时的罗老只认为读医好,能关爱母亲,能治病,其实对中医、西医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但总归是事从人愿,最终实现了学医的淳朴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也就是从那时起,罗老在自己的医学生涯中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