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绵城市概论(熊家晴)熊家晴

海绵城市概论(熊家晴)熊家晴

  • 字数: 259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熊家晴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1223368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海绵城市概论"是根据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设置的一门服务于城市规划、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书是课程配套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海绵城市基本理论、海绵城市建设基本方法、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海绵城市建设与实施步骤以及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方法等。通过学习本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原理、方法,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体系与工作程序,培养学生从事海绵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普及读物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海绵城市概论”是根据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设置的一门服务于城市规划、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书是课程配套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海绵城市理论基础、海绵城市建设基本方法、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及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等。通过学习本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原理、方法,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体系与工作程序,培养学生从事海绵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普及读物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熊家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熊家晴: 副教授,博士,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会员,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会员,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城市水生态建设和城市水环境系统优化设计以及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应用等教学科研。
目录
第1章概述 / 1 1.1海绵城市的概念1 1.2海绵城市理念2 1.2.1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挑战3 1.2.2城市发展与水环境问题3 1.2.3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8 1.3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和内容10 思考题10 第2章海绵城市理论基础 / 11 2.1城市水循环11 2.1.1水循环分类11 2.1.2雨水径流12 2.1.3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形式14 2.2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18 2.2.1城市雨水径流的灾害特征18 2.2.2城市雨水径流的水质特征19 2.2.3雨水径流的主要控制措施19 2.3低影响开发关键技术20 2.3.1源头截留技术20 2.3.2促渗技术22 2.3.3调蓄技术22 2.3.4过滤净化技术24 2.3.5径流传输技术25 2.4超标雨水排放技术26 2.5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27 2.5.1水生态系统的内涵27 2.5.2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因素27 2.5.3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27 2.5.4环境流调控技术28 2.5.5水景观与水文化技术29 2.5.6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29 思考题30 第3章海绵城市建设基本方法 / 31 3.1典型低影响设施建设基本方法31 3.1.1绿色屋顶31 3.1.2透水铺装35 3.1.3生态植草沟39 3.1.4雨水花园43 3.1.5下沉式绿地44 3.2雨污水收集、净化、储存与利用46 3.2.1城市雨水收集46 3.2.2截污治污及雨污分流47 3.2.3城市雨水净化工程措施48 3.2.4雨水储存利用系统50 3.3水生态系统建设51 3.3.1现有河湖水域海绵体保护51 3.3.2受损河湖水域海绵体的修复51 3.3.3河湖水系构建措施52 3.3.4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改善53 3.3.5黑臭河沟治理55 3.4城市绿廊与水系格局构建56 3.4.1城市绿廊规划设计原则56 3.4.2城市绿廊与水系格局构建方法57 思考题57 第4章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 / 58 4.1城市规划控制指标58 4.1.1城市规划控制的基本内容58 4.1.2城市规划控制的方式59 4.1.3城市规划控制指标类型59 4.2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与现有规划指标的关系59 4.3海绵城市控制指标60 4.3.1水生态指标60 4.3.2水环境指标64 4.3.3水资源指标68 4.3.4水安全指标72 4.4制度建设及执行76 4.4.1规划建设管控制度76 4.4.2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78 4.4.3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79 4.4.4投融资机制建设79 4.4.5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80 4.5海绵城市目标指标分解81 思考题83 第5章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 84 5.1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成84 5.1.1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海绵城市规划85 5.1.2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海绵城市规划87 5.1.3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海绵城市规划87 5.2海绵城市专项规划88 5.2.1城市水系规划88 5.2.2绿地系统规划93 5.2.3排水防涝规划96 5.2.4道路交通规划98 5.2.5智慧海绵城市规划102 5.2.6海绵城市建设规划102 5.3水文分析和地表径流模拟计算103 5.3.1流域水文水力模型105 5.3.2河流水文水力模型108 5.3.3城镇水文水力模型111 5.3.4单元尺度的水文模型116 5.4GIS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119 5.4.1GIS技术概述119 5.4.2GIS在海绵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20 5.4.3海绵城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122 思考题124 第6章海绵城市建设实施 / 125 6.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框架125 6.2工程建设基本要求127 6.3工程建设实施的基本原则127 6.4规划的实施128 6.4.1规划实施的基本要求128 6.4.2规划控制目标的确定129 6.4.3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129 6.4.4径流污染控制目标落实130 6.4.5控制目标的选择131 6.4.6规划中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的落实131 6.5工程设计135 6.5.1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35 6.5.2设计流程135 6.5.3建筑与小区设计135 6.5.4城市道路设计137 6.5.5城市绿地与广场设计138 6.5.6城市水系设计139 6.5.7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计算143 6.6施工建设管理146 6.7设施维护管理147 6.7.1设施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147 6.7.2设施维护147 6.7.3风险管理150 思考题150 第7章海绵城市建设评估 / 151 7.1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151 7.2海绵城市项目效益评估154 7.2.1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154 7.2.2海绵城市的社会效益156 7.2.3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效益157 思考题158 附录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 159 参考文献 / 161
摘要
    前 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缺水、内涝、水污染等水问题频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原有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对水资源的自然调蓄能力减弱;另一方面,在长期粗放式发展模式下,城市多实行“快排式”的排水防涝手段,不重视水的循环利用,加之相应的硬件设施和标准建设不到位,雨水排不掉、雨水快速全排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城市缺水、内涝问题交替出现,给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模式及从源头上解决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2015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公布了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2015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南宁举办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建设、破解水问题的重要手段,正在从上到下快速推进。 为了更好普及海绵城市的基本知识,帮助初学者更快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方法,作者结合参与的多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经验和从事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基础,编写了这本基础教程,力求全面地、系统地为广大初学者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控制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方法、工程建设以及评估等相关内容,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初学者系统性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城市规划建设认识水平。 本书内容共7章,参加编写人员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熊家晴、刘言正(第1章,第2、3章部分内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卉(第2、3章部分内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伟、任瑛(第3、6章部分内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大鹏(第5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瑛(第6章部分内容),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白雪琛(第7章)。 本书由熊家晴主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勇翔教授主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普及读物,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