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

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韩良露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7380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不仅是一本伦敦游记,更是一场五年旅居的伦敦生活散记。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曾言:“若对伦敦厌倦了,就是对人生厌倦。”韩良受到伦敦不可言喻的召唤,与夫婿全斌在此定居,过起人生中自在闲散的五年日子——于住家附近的海德公园悠然散步,拿着杏仁干果勾引树上的松鼠溜下树;好奇探索伦敦的大街小巷,世界各地风格的杂货店、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贵族范儿的下午茶店…… ★伦敦内在的风华精髓,层层叠叠,丰富深邃,嵌藏在这城市迷宫般的褶皱内、纹理中。伦敦是韩良露灵魂的家,凭着对这座城市的挚爱,对街巷气息的谙熟,她带领读者深入曲折幽深的文化都市,体验伦敦精髓。 ★韩良露夫婿朱全斌亲手绘制的精美插画,颇具英伦风味;绘本画家几米予以高度好评。 ★舒国治作序推荐,蒋勋深情怀念。“韩良露生活美学”系列:《台北回味》《良露家之味》《文化寻味》《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露水京都》六本书全面推出。
内容简介
“伦敦是个坏习惯,但没人想戒断。”《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记述了韩良露与夫婿朱全斌五年旅居伦敦的时光,在生命的转折点,这座城市给了韩良露灵魂的坐标——伦敦旅居五年,韩良露时而像只幽静又神秘的猫,在屋子的一角啃读小说、诗歌及一些上溯埃及古文明、远达宇宙星辰的书;时而像一只好奇的狗,在大街小巷穿梭猎奇,在古董市场觅宝,在咖啡室、茶沙龙闻香,在博物馆刺激大脑,在书报摊探听消息……伦敦——这个高度成熟、世故的文明之都,永远提供优选、繁复、变化的风景给对世界好奇的旅人。
作者简介
韩良露,丰厚多元的生活家。祖籍江苏如皋,生在台湾,最爱美食和旅行。她一生快意,丰富又尽兴:少时闯荡文化江湖,从诗歌散文到影视剧本,接连斩获大奖,声名斐然;后与夫婿全斌旅居世界,一边游学一边写书,享受了近十年逍遥时光;2007年夏至成立“南村落”,举办上千场公益活动,融合节气美食与在地风情,分享“慢食乐活”的生活美学。良露的文字,写尽一代才女最精彩的人生细节,藏着代代传承的人间情味。曾著有《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露水京都》《良露家之味》《台北回味》《文化寻味》,曾荣获台湾图书金鼎奖、台北文学奖等。
目录
推荐序她的心,她的城蔡珠儿 001 代序狗性子,猫灵魂—怀念英伦的良露朱全斌 009 自序安静的猫和好奇的狗在伦敦过日子 015 第一章伦敦落脚 租屋记- 002 搬新家- 006 街道的名字- 010 下午茶交谊时光- 013 安娜的圣诞大餐- 016 在伦敦买房子- 019 做个贝斯沃特居民- 023 第二章城市晃荡 诺丁山的故事- 030 在切尔西和肯辛顿村庄漫步- 037 要去公园散步吗?- 041 书痴的天堂- 050 购物者的乐园- 057 在伦敦看戏- 062 老电影院- 067 免费的公立博物馆- 070 野餐的日子- 077 徒步的主题之旅- 081 到庄园旅馆过夜- 087 搭乘“运河船旅馆”- 093 第三章文化观察 爱读报的伦敦人- 100 生活休止符—一天七杯茶- 105 理想的酒馆- 109 庭园桃花源- 112 戴安娜神话- 116 皇室观光产业- 120 人类大家庭- 126 由“阶级”决定生活- 130 伦敦人的口音- 138 伦敦的“外国人”区- 142 同性恋者社交圈- 151 第四章玩乐伦敦 酒馆风情- 158 何处“下午茶”?- 167 咖啡屋风景- 171 “英国菜”巡礼- 176 伦敦的“便宜吃”- 183 形形色色的异国餐馆- 188 世界美食杂货店- 194 第五章我的母城 独特家常的英伦食物风味- 206 农夫午餐和炸鱼炸薯条- 208 伦敦四季- 210 双城记─伦敦VS 台北- 226 附录伦敦店家信息- 231
摘要
    野餐的日子 我从伦敦带了一个大野餐藤篮回台北,里面装着四人份的刀叉、汤匙、盘子、马克杯、酒杯,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调味罐,但在台北从未派上用场。有几次开车去擎天岗玩,本想要带去的,后来又作罢,改成了去土鸡城吃午餐。 每次看到储藏间里慢慢积上灰尘的野餐篮,我都会想起在伦敦野餐的日子。那些回忆都十分美好,像卧躺在铺着薄毯的草地上喝红葡萄酒、吃奶酪三明治,看灿烂的阳光在树梢中晃动,拿着杏仁干果勾引树上的松鼠溜下树,听微风和树叶的低声合唱,翻一本可以随意浏览的画册,喝保温杯中还热着的奶茶……时间像河水般慢慢地流过,困了就闭眼睡个小小的午觉,梦里青草的气息变成了一群绿色的跳舞精灵。 在伦敦时,野餐是很容易的事,家门前不远的海德公园就是我们常常野餐的地方。只要天气好,我就会在厨房中准备一些野餐吃的食物,装进藤篮里,然后吆喝一声:“去野餐喽!”不到十分钟,我们的餐桌就从客厅换到了草地上。 讲究时,我会卤一些豆干、海带、牛腱,用来夹吐司吃,之后喝台湾带来的乌龙茶。这样的野餐,总让我想起小学时去郊外远足的情景,那时所谓的远足,不过是从北投到外双溪或阳明山。有一次,全斌问我远足时什么时候开始吃东西,我回想起自己往往是在去的车上就开始吃餐包中的食物,等到真正该用餐时,我带去的食物早就吃光了。 在野地上用餐,食物的滋味都变得不一样了。也许是心情放松的原因,背靠着橡树大口咬着新鲜的苹果,嘴中的滋味就是和躺在家中沙发上吃时不一样;而在凉凉的微风吹拂之下,一杯热茶带来的温馨感,也绝不是家里或餐馆里的那一杯茶可以带来的。 有时,我们会去远一点儿的地方野餐。我喜欢去汉普斯特德的荒野,夏天时荒野上开着小小的紫花,遇上伦敦少见的好日头时,还能看到老鹰在晴空中飞翔。在这一片荒野上野餐,真的有身处野地的感觉。只有那个我们在哈罗德买的精致的野餐篮提醒我:我们不过是偷得浮生半日野趣的都市人。 即使夏日阳光明媚,汉普斯特德因地处高丘,天气仍凉,于是除了铺草地的薄毯外,我还会加带一条毛毯,可以在午寐时盖在身上以免着凉。躺在这样一片野地上午寐,抬头是湛蓝的天空和白得发亮的云朵,躺着还能感觉到毯下微刺的草尖。就这样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悠悠闲闲地过一下午。 伦敦的夏日天黑得很晚,直到晚上10 点,夜空都还是蓝宝石色的。除了下午的野餐外,晚上也有几个可以野餐的地方,像在汉普斯特德靠近高门(Highgate)的肯伍德庄园(Kenwood House)外的大草地上,七八月常常举办夏夜的露天音乐会,有不少人会带野餐篮去,一面听古典或爵士音乐会,一面吃喝东西。 去肯伍德野餐时,我一定会小心准备食物。千万不能带香味太奇特的,譬如咖喱、五香、麻辣味道的东西,否则你一个人吃喝,怪味飘香四方,别人不见得好受。像我有一回去,就闻到一个法国人带的洛克福蓝纹奶酪(Roquefort),这种奶酪平常放在嘴里吃我并不嫌,但一面听着演奏,一面闻奶酪的异香,则有些唐突了。 兴致高时,我会约朋友到远一点的地方去野餐。有两个地方是我很喜欢的野餐地点,都在泰晤士河畔。 从地铁堤岸站(Embankment Station)出来,就在威斯敏斯特码头(Westminster Pier),从那里可以坐上游船去格林尼治村或里士满村。 格林尼治村一直有种波希米亚的气质,那里住了不少艺术家、知识分子和怪人。我有一些搞神秘主义的朋友就住在那里,周六会在格林尼治市场上帮人看手相、占卜,卖塔罗牌等。但他们志不在金钱,因此收费很低廉,花个四五百元新台币,他们就愿意和你聊上一两个小时。 我喜欢在格林尼治的公园中野餐,那片公园曾经是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放大》(Blow-up)的场景。我年轻时在台湾看过那部电影,因此第一次到格林尼治公园时就觉得眼熟,后来查了资料,才发现原因。 格林尼治公园在冬天时有种特别苍茫的味道,因为地处山丘,视线可以延伸至很远。看着天空中充满水汽的云朵不断变化形状及色彩,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英国人特别擅长水彩画。对常常抱怨伦敦天气阴晴不定的人,我给的建议是,不如趁机好好欣赏天空变化无常的演出吧! 从威斯敏斯特码头往上游行驶,可以到汉普顿宫,但中间会先在里士满码头靠岸。我很喜欢里士满一带的环境,如果我要住在伦敦郊区,里士满会是优选地点。 里士满傍着泰晤士河,法国画家就曾画过里士满有名的桥。如今,那里的风景和一百多年前相差并不大。沿着泰晤士河有长长的河畔公园,是很好的野餐地点,附近也有不少乡村风格的酒馆,因此在吃着自己做的卤鸡腿的同时,还可以去酒馆里买一杯冷冽爽口的喜力生啤酒。 在伦敦野餐的日子,食物的滋味中也藏着微风、青草、白云、蓝天、河流的味道。野餐唤醒了我们身上潜伏的流浪基因,我们或许都是在草原上用餐的过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