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与构境——从哲学解释学走向出场学之路

历史与构境——从哲学解释学走向出场学之路

  • 字数: 2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魏强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957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哲学解释学理论的真正创始人和最主要代表人物,所著《真理与方法》是其哲学解释学思想的集中展现,而效果历史原则则是其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支柱。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论著,从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则入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在吸取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紧扣“从解释学走向出场学”这一主题,不仅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历史观”,批判性地汲取哲学解释学的理论贡献,分析其在艺术、历史与语言领域的理论弊端,而且重点以“出场学范式”来重构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理论,专业地探讨了解释学的理论限度以及出场学对理解本质的把握和它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作者简介
魏强,甘肃会宁人,哲学博士,任教于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解释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先后在《学习与探索》、《广东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主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校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得湖北省哲学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荆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目录

导论伽达默尔与解释学
第一节谁是伽达默尔
一、布雷斯劳少年
二、马堡求学
三、与海德格尔相遇
四、教授生涯
五、人生巅峰
第二节何谓解释学
一、词源学意义
二、作为四向度合一的解释学
三、解释学性质规定的逻辑演变
第一章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历史观”
第一节生成与解构:解释学历史发展的演进逻辑
一、历史与方法:客体论解释学时期
二、历史与存在:主体论解释学时期
三、历史与多极主体:主体际解释学时期
第二节基础与效果:历史在哲学解释学中的功能
一、艺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
二、前见:个人存在的历史实在
三、理解:历史意识的筹划
四、语言:作为世界的经验
第二章历史:作为客体的在场
第一节审美经验:与观赏者的“脱离
一、审美与经验:对康德美学之主观化倾向的批判与**
二、传统与理解:对艺术经验之解释学意义的夸大与偏离
第二节效果历史:单一文化交往场
一、视域与历史:现存在场的形而上学
二、反思与批判:哲学解释学缺失的向度
第三节对话语言:理想的乌托邦
一、对话辩证法:理解经验的普遍性
二、理想乌托邦:语言中心的抽象性
第三章历史:作为构境之存在
第一节历史场域:理解发生的历史地平线
一、思辨形而上学的在场观(一):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
二、思辨形而上学的在场观(二):以狄尔泰为代表
三、现象学转向
第二节交往实践:历史场域的实践论基础
一、交往实践:三重结构
二、中介客体:意义结构
三、交往实践辩证法:历史与未来
第三节思想出场:历史语境的意识形态化
一、思想出场的逻辑
二、交往实践与审美
三、交往实践与语言
第四章从解释学走向出场学
第一节出场学:概念、原则与特征
一、反思、自觉与建构:出场学范式的历史生成
二、使命、自识与本性:出场学范式的逻辑必然
三、历史、路径与形态:出场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四、复调、底板与构境:出场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出场学:超越解释学的新范式
一、出场学:历史构境与能动设定
二、出场学:多极主体与中介客体
三、出场学:历史底板与实践尺度
第三节广义认识论:出场学的方法论基础
一、确立与分化:走向解释学与认识论的独立发展
二、此在与语言:解释学的本体论化与认识论的消解
三、交往实践:出场学方法论的客观基础
结语理解的本质与未来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