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凯叔讲历史"系列第2辑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凯叔
出版日期: 2018-04-01
商品条码: 978752170847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464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25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大名鼎鼎的故事王凯叔专为孩子打造的中国历史故事。《凯叔讲历史》源自千万用户收听的“凯叔讲故事”App上热销10万+的《凯叔讲历史》音频节目。 ★马未都作序推荐《凯叔讲历史》。“《凯叔讲历史》让历史变得鲜活和直观,这对孩子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一读就对味儿,一看就上瘾。用对话推进情节,用场景营造氛围。故事化繁为简、抛砖引玉,吸引孩子的兴趣和不断探索的欲望。 ★一个历史故事,辅以一件文物。用生动的故事把人物讲“活”;用真实的文物印证历史。 ★童趣十足的形式。特邀观复博物馆的卡通形象观复猫,“讲”文物。憨态可掬,萌翻众生。 ★不给历史人物贴标签,呈现人性的多样和客观的历史观,设置“说一说”模块,启发孩子主动思考。
内容简介
《凯叔讲历史》源自千万用户收听的“凯叔讲故事”App上热销10万+的《凯叔讲历史》音频节目。 全套书分两辑,此次为《凯叔讲历史》第二辑,包含了从南北朝到晚清时期等7个朝代114篇历史故事。 意在通过历史故事表达中国传统治国安邦、为人处事的智慧,即“读历史的味儿,攒人生的劲儿”。
作者简介
凯叔,从小爱历史,骨灰级历史迷。 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高人气故事大王。 2014年创立“凯叔讲故事”品牌,开始为孩子们讲故事,至今积累了四千多个儿童故事。 已出版《凯叔选给孩子的99首古诗》《凯叔选给孩子的99首词》《凯叔·声律启蒙》等多部作品。
目录
《9南北朝》 南北朝大事年表 第1篇 我用“月亮”消灭你 刘裕摆“却月阵” 第2篇 不敢追的敌人 檀道济唱筹量沙 第3篇 死里逃生的活靶子 齐高帝萧道成 第4篇 皇帝搬新家 魏孝文帝迁都 第5篇 追潮流的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受阻 第6篇 这一局,皇帝赢了 北魏权臣尔朱荣 第7篇 玉璧城下的悲歌 历史记录惨烈的攻城战 第8篇 奇葩皇帝爱出家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 第9篇 鬼面战神 兰陵王高长恭 第10篇 一语成谶的流行歌曲 陈后主亡国 观复猫讲文物 《10 隋唐》 隋唐大事年表 第1篇 一朝醒来变丞相 杨坚夺权 第2篇 一场酒宴定生死 杨坚篡位 第3篇 我家门前有条河 杨广修大运河 第4篇 一场必赢的仗,败了!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第5篇 被耐心打败的皇帝 隋炀帝之死 第6篇 插班生当老大 李密统一瓦岗军 第7篇 杨花落,李花开 太原起兵 第8篇 一战灭两王 虎牢关之战 第9篇 成为皇帝的一道生死门 玄武门之变 第10篇 他是皇帝的镜子 魏征直谏 第11篇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 李靖平定东突厥 第12篇 一点儿都不浪漫的求婚 吐蕃千里迎娶公主 第13篇 一人灭一国 王玄策以一敌国 第14篇 女皇是怎样炼成的 由二圣临朝到自立为帝 观复猫讲文物 《11唐?五代十国》 唐?五代十国大事年表 第1篇 “超高龄”女皇的谢幕 神龙政变 第2篇 和“神仙”打架的宰相 姚崇灭蝗 第3篇 唐诗的春天 “初唐四杰” 第4篇 一个胖子挑起的战争 安史之乱 第5篇 贵妃之死 马嵬坡兵变 第6篇 守一城而捍天下 张巡守成 第7篇 宁死不屈的书法家 颜真卿忠勇致灭身 第8篇 目前第一高情商武将 “爱串门儿的郭子仪” 第9篇 完美将军的圆满人生 郭子仪单骑退敌 第10篇 不把皇帝当“领导” 甘露之变 第11篇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起义 第12篇 大雾里杀出的奇兵 潞州之战 第13篇 据位不退的可汗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第14篇 历史记录“厚脸皮”的好人 冯道为官 第15篇 一个盐池扭转了草原政局 辽朝建立 第15篇 皇帝会武术,谁都挡不住 高平之战 观复猫讲文物 《12宋辽金(上)》 宋辽金大事年表 第1篇 一个谎言,让他当上皇帝 陈桥驿兵变 第2篇 一场酒宴解难题 杯酒释兵权 第3篇 亡国之君的“日记” 李后主之死 第4篇 皇帝忘不了的小石马 北宋迁都之辩 第5篇 发生在北京西直门的一场战争 高梁河之战 第6篇 父亲奇袭,儿子造冰 杨家将传奇 第7篇 这个宰相不一般 传奇宰相吕蒙正 第8篇 拿弓射下来的和平 澶渊之盟 第9篇 包青天传奇 包拯为官 第10篇 戈壁滩上的战胜 西夏王朝建立者元昊 第11篇 “假面”将领 刺面狄青 第12篇 治理饥荒的“魔术师” 范仲淹 第13篇 大文豪教你写作文 “简洁先生”欧阳修 第14篇 不说谎的写书人 司马光 第15篇 躲进厕所也不当大官 倔脾气的王安石 第16篇 北宋不错朋友圈 王安石交友 观复猫讲文物 《13宋辽金(下)》 宋辽金大事年表 第17篇 历史记录深情的兄弟 苏氏兄弟 第18篇 最有文化的吃货! 大才子苏轼 第19篇 小部落打垮大辽朝 完颜阿骨打 第20篇 七次使金 赵良嗣 第21篇 一场法术,丢了京都 东京保卫战 第22篇 艺术家当皇帝 宋徽宗 第23篇 这个皇帝最爱哭 宋钦宗 第24篇 皇帝说了也不算 两宋君臣关系 第25篇 过河!过河!过河! 老将宗泽 第26篇 小方阵变成重机枪 和尚原之战 第27篇 吃肉喝汤,打了胜仗 顺昌大捷 第28篇 背上刺字大名将 岳飞抗金 第29篇 让他南宋多活了一百多年 虞允文领兵大战采石矶 第30篇 一心想打仗的词人 辛弃疾 第31篇 这个诗人会打虎 爱国者陆游 观复猫讲文物 《14元朝》 元大事年表 第1篇 少年英雄逃亡记 少年铁木真 第2篇 朋友还是敌人? 铁木真和扎木合 第3篇 横扫欧亚大陆的暴风 成吉思汗西征 第4篇 真的有长生不老药? 成吉思汗之死 第5篇 一座小城力量大 钓鱼城保卫战 第6篇 一头蛇与多头蛇的较量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第7篇 破船冲出的血路 襄阳保卫战 第8篇 打不倒的老将军 扬州之战 第9篇 追着潮汐捕“大鱼” 崖山之役 第10篇 历史记录悲壮的棋局:帅没了,士还在 文天祥 第11篇 游历中国的老外 马克?波罗游记 第12篇 被黄河冲跨的帝国 丞相脱脱 观复猫讲文物 《15明朝(上)》 明大事年表 第1篇 乞丐和尚当皇帝 朱元璋崛起 第2篇 靠火打赢了水仗 鄱阳湖水战 第3篇 发生在明朝的“围魏救赵”徐达征讨北元 第4篇 朱元璋身边的“诸葛亮” 刘伯温 第5篇 “钟表匠皇帝”朱元璋管官儿 第6篇 中国历历史记录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 第7篇 一双大脚定江山 大脚马皇后 第8篇 “疯子”当了皇帝 朱棣起兵 第9篇 一阵“狂风”改变的历史 白沟河之战 第10篇 儿子攻城,父亲守成 济南保卫战 第11篇 三步棋搞定天下 姚广孝 第12篇 大起大落的人生 才子解缙 第13篇 开着“航母”下西洋 郑和智擒“海贼王” 第14篇 漂洋过海来打你 锡兰山之役 第15篇 历史记录坑人的“队友”土木堡之变 第16篇 临危受命守家邦——于谦四道救国的将军令 北京保卫战(上) 第17篇 摧锋破敌保家园——于谦智斗也先 北京保卫战(下) 观复猫讲文物 《16明朝(下)》 明大事年表 第18篇 囚禁皇帝的逆袭 南宫复辟 第19篇 “三好”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 第20篇 在动物园上班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 第21篇 “红本本”,“白本本” 刘瑾专政 第22篇 住在桃林里的文人 风流才子唐伯虎 第23篇 心战之王 王阳明平乱 第24篇 心对了,世界就对了 知行合一王阳明 第25篇 给神仙写信的皇帝 嘉靖皇帝 第26篇 明朝第一硬臣 杨继盛弹劾严嵩 第27篇 最能直言的好官 刚正不阿的海瑞 第28篇 天才儿童的落榜之谜 万历首辅张居正 第29篇 啄木鸟大臣 明朝言官二三事 第30篇 特种部队炼成记 戚继光练兵 第31篇 “鸳鸯”打败了敌人 台州之战 第32篇 名将的巅峰之战 平壤之战 第33篇 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 露梁海战 第34篇 千古第一旅行家 徐霞客 第35篇 一个太监“九千岁” 魏忠贤与《五人墓碑记》 观复猫讲文物 《17清朝(上)》 清大事年表 第1篇 十三副盔甲打天下 努尔哈赤起兵 第2篇 一路打赢四路 萨尔浒之战 第3篇 他是大明“炮神” 宁远之战中的袁崇焕 第4篇 “炮神”之死 袁崇焕 第5篇 起于粮食,亡于粮食 闯王李自成 第6篇 历史记录勤奋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之死 第7篇 对手变战友 皇太极知人善用 第8篇 叛徒还是功臣? 洪承畴 第9篇 三个选择卖了国 吴三桂与清兵入关 第10篇 英雄与海 郑成功收复台湾 观复猫讲文物 《18清朝(下)》 清大事年表 第11篇 打败“满洲第一勇士”的少年 康熙智擒鳌拜 第12篇 几朵“梅花”,打了胜仗 施琅收复台湾 第13篇 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 东归英雄渥巴锡 第14篇 骆驼筑起的城墙 乌兰布通之战 第15篇 他比皇帝还有钱 贪官和珅 第16篇 盛世的“灭火器” 清代能臣合集 第17篇 这些才子是“怪胎” 清代文人合集 第18篇 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明清传教士合集 第19篇 中英礼仪文化的冲突 马戛尔尼觐见 第20篇 鸦片不除,国将不国 林则徐禁烟 观复猫讲文物
摘要
这个皇帝最爱哭 宋钦宗 面对金军的大举南侵,宋徽宗赵佶没有选择从四处召集人马,抵御外敌,而是赶紧传位于长子赵桓。赵桓继位,史称宋钦宗。北宋大厦将倾,此时接过这么一个棘手的烂摊子,宋钦宗虽然心有余,可刀不足,大敌当前,他又如何能力挽狂澜,救大宋于危亡呢? 1125 年十二月,东京城刮着久久不止的寒风,似乎让这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东宫内,二十五岁的太子赵桓正躺在床榻之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满面愁云。突然,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赵桓听见了,立刻闭眼装睡。 这脚步声进了门,随即,一个宦官的声音响了起来: “太子,太子……” 赵桓动了动眼皮,没吭声。 “太子殿下,皇上……” “ 我说过了,我身体实在不适,怕是难以继承大统,若……” “太子,皇上患疾,传您速速入宫。” “什么?” 听闻父皇病了,赵桓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刻跟随宦官赶往宋徽宗赵佶的寝宫。然而,他一进门却发现寝宫内的大厅两边站满了大臣,而宋徽宗正直直地坐在龙座之上,一言不发地望着他。 赵桓心中顿时笼上了一片阴影:“父皇,这是……”话还没问完,一个宦官开始宣旨:“皇太子即刻即皇帝位,朕当以太上皇之身份退居龙德宫。” 一听这话,赵桓的脑子里“嗡”的一下,他瞬间瘫软在地:“父皇,儿臣不敢哪!” 眼见着父皇铁青着脸,欲言又止,群臣在两边窃窃私语地说着什么,这位新任的皇帝宋钦宗赵桓什么都听不见,他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正瘫坐在龙椅上,身上已经披了一套崭新的龙袍。大殿之内的一众大臣见他醒了,齐齐跪倒:“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瞬间,他成了一国之君,可一手遮天,也可一语震地。可这皇帝,他是死活都不愿意当的呀!此前,父皇屡屡下诏让他继位,他几度哭晕过去,又借病推脱,可最终还是没能躲掉。 望着满朝大臣,宋钦宗苦涩一笑,心想:“眼下金军大肆南侵,说不准哪天就攻到东京城下。父皇偏要我来做皇帝,万一亡国,天下骂名皆由我一人背负,我背不起呀! 可背不起又能怎样?既然坐上皇位,难道要一动不动,坐以待毙吗?我堂堂大宋,难道真要任金人宰割吗?此刻金军距离东京城尚远,难道东京城果真毫无反抗之力?”宋钦宗不信,他要拼一把。 继位后的头几个月,他大力肃清奸佞,先后罢免、流放、处死了宋徽宗赵佶在位之时的六大奸臣,令百姓拍手称快。他又任用李纲等贤臣,在东京城内外固城布防,使得东京城固若金汤。 然而,随着金军步步逼近,宋钦宗越来越不安,骨子里的懦弱也逐渐显露出来。他开始优柔寡断,听信谗言,到最后无心抵抗,执意求和。金军第一次攻打东京,宋军虽胜却答应金军赔款割地;金军第二次攻打东京,朝廷上下懦弱求和者当道,东京终究失陷了。 1126 年,又是严寒的冬天,东京城内外风雪交加。城外的金军营帐内走出几个垂头丧气之人,众人将一个人拥在中间,这人须发凌乱,衣衫不整,正是二十六岁的宋钦宗。 此时,距他登上帝位不过一年左右而已,他却像是老了十几岁。众人低头不语,一步步朝东京城城门走去。宋钦宗手拿一只帕子,一路走,一路拿帕子擦拭着眼角,一炷香的工夫,那帕子便湿透了。 三天前,他应金人要求亲自到金营议和,谁知竟在这里受尽屈辱。他对金人俯首称臣,一封降表写了四次才让金人满意。接着,他又在金人的营帐向北烧香跪拜,宣读降表,以表臣服。 想到这屈辱而不安的三天,宋钦宗的眼泪始终没有断过。众人行至东京城外城正南面的南熏门,宋钦宗远远便看见城门内站了乌压压一大片人,那是东京的百姓和大臣。他们见皇帝回来了,远远地喊道:“皇上!皇上可安好?” 一听这话,宋钦宗再也忍不住了,他像个委屈的孩子一样号啕大哭,心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悲凉:“朕这个皇帝,当了一年就成了亡国之君,当了一年就成了别人的臣。如今,朕尊严扫地,受尽屈辱,百姓却还惦记朕的安危……朕为何要生在帝王之家?苦啊,苦啊……” 宋钦宗的眼泪一路从金军的营帐流到自己的宫内,东京城上下的百姓也随着皇帝恸哭不止。宋钦宗听着远远近近不绝于耳的哭声,心中既悲又恨,悲自己无能为力,恨自己生不逢时。 尽管宋钦宗极力议和,为此丢尽尊严、倾尽国力,可最终东京还是被攻破了。他苟且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是,与自己的父亲宋徽宗赵佶一并成了金国的俘虏。自此,他在金国的土地上向金人俯首称臣整整二十九年。 1142 年春末,宋金两国的关系有所缓和,金人决定将一部分俘虏释放回大宋。不过,这时候的大宋已经不是北宋,而是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南宋了。 宋钦宗并不在被释放的行列,他站在这队车马的尾端,呆呆地望着即将启程南行的众人。 “驾——”马夫挥舞马鞭,车轮转动起来。宋钦宗突然急急地跑向车队中间的一辆马车,那马车里坐着的是先皇宋徽宗赵佶的一位妃子,宋高宗赵构生母—韦贤妃。宋钦宗跑得气喘吁吁的,他掀开车帘,对韦贤妃道:“烦请您给皇弟带一句话,若能归宋,我出家做一个道士就非常知足了。” 韦贤妃流着眼泪发誓,说一定会把宋钦宗接回去的。 望着远去的车马,宋钦宗鼻头一酸,强忍着没有落下眼泪,他心中不停地祈祷:“皇弟,一定要将我赎回大宋啊!我再也不愿做什么皇帝了。”这句祈祷一直在宋钦宗的心头盘旋着,但这个愿望直到十几年之后也没能成真。 1156 年,一心想回到大宋国土上做一个普通道士的宋钦宗赵桓,屈辱地死在了金的土地上。直到他闭眼的那一刻,他也接近不知,托韦贤妃捎的那句话到底有没有传到宋高宗赵构的耳朵里。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