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 字数: 1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730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8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厦门大学医学院模块化教材建设试点图书,内容主要为人体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理病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其将循坏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从结构、功能自然过渡到诊断、鉴别与治疗。
作者简介
叶本兰,厦门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系主任,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2010年厦门市优秀教师,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第一篇 循环系统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循环系统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心脏的形态结构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脏的构造
四、心脏传导系统
五、心脏的血管
六、心脏的神经
七、心包
八、心脏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血管及淋巴的形态结构
一、动脉
二、静脉
三、淋巴系统
四、血管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第一节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心脏的发生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四、静脉窦及其相连静脉的演变
第三节 胎儿与新生儿血液循环
一、胎儿血液循环的结构特点
二、胎儿血液循环途径
三、新生儿血液循环的变化
第三章 心血管的功能
第一节 心脏的生理功能
一、心肌细胞的结构特点与生理特性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三、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四、心肌收缩的特点
五、心脏代谢与生化的特点
第二节 血管的生理功能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液的流体动力学基础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三节 几个特殊的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二、肺循环
三、脑循环
第四章 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形式
第二节 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三、血管升压素
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
六、心钠素
七、前列腺素
八、阿片肽
九、组胺
第三节 自身调节
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二、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三、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条件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
二、钙超载的作用
三、白细胞的作用
第二篇 循环系统诊断基础与辅助检查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四篇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