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龙江医派学术与文化

龙江医派学术与文化

  • 字数: 7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177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龙江医派发轫北疆,是近现代我国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龙江医派学术与文化》一书,围绕龙江医派产生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气候、教育等背景渊源,梳理龙江医派历史沿革,提炼龙江医派学术思想和特色诊疗技术,理清龙江医派学术传承脉络,概括各科龙江名医医事传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反映了龙江中医药事业近百年来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学术成果,体现出中医学术流派必须具备的地域性、学术性、继承性、辐射性、群体性等特点。本《龙江医派学术与文化》宝贵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对于现代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为打造黑土地中医药特色文化名片,促进龙江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姜德友,医学博士,二级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姜德友传承工作室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重量精品资源共享课《金匮要略》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医派负责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授课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前言
上篇 龙江医派总论
第一章 龙江医派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黑土文化与龙江医派
第二节 龙江经济与龙江医派
第三节 龙江地理气候与龙江医派
第四节 龙江教育与龙江医派
第五节 龙江民族医药与龙江医派
第六节 侨医与龙江医派
第二章 龙江医派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龙江中医药起源
第二节 渤海国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三节 辽代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四节 金代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五节 元代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六节 明代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七节 清代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八节 民国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九节 抗战时期龙江中医药
第十节 光复后龙江中医药
第十一节 1949年后龙江中医药
第三章 龙江医派学术思想
第一节 首重经典,熟读《医宗金鉴》
第二节 倡中华大医学观
第三节 外因寒燥、法宜温润,内伤痰热、治宜清化
第四节 辨治疑难,以气血为纲
第五节 复合病证宜用大方复法
第六节 药法与病证相合,活用平奇猛毒、对药群药
第七节 寒地养生,注重三因忌宜、守恒有节
第八节 形气学说
第四章 龙江医派特色诊疗技术
第一节 专科专病专方
第二节 民间验方
第三节 正骨技术
第四节 针灸技术
第五节 推拿技术
第五章 黑龙江省地产药材
第一节 黑龙江省地产药材分布
第二节 黑龙江省中药资源种类
第六章 龙江医派传承谱系概述
第七章 龙江医派的传播与影响
下篇 龙江医派有名医家
第八章 四大名医
第九章 有名医家
第一节 经典医家
第二节 内科医家
第三节 外科医家
第四节 妇科医家
第五节 儿科医家
第六节 骨科医家
第七节 针灸医家
第八节 推拿医家
第九节 五官科医家
第十节 中药炮制专家
第十一节 中西医结合专家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