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刊 2018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刊 2018

  • 字数: 42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148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年刊是社科院民族所的连续出版物,由知名蒙古族人类学专家色音主编,本年刊由人类学理论、田野调查、书评等栏目组成,作者主要是民族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的学者,也包括全国的部分人类学学者,选编十分严谨,在人类学理论的介绍上颇有新意。田野调查部分也是本书的华章。
作者简介
色音,蒙古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主任。1996年4月~1997年4月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讲学一年。2003年12月以客座教授身份赴日本国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一年,于2004年11月归国。主讲课程:《萨满教与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宗教民族学》。
目录
第一部分人类学论坛
妇女亲属关系的“发现”与妇女亲属关系实践的意义
关于人类学民族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从民族学材料看原始交换的产生与方式
阡陌上的中国:基数社会的分形结构——不能失却的村庄
围绕人类学者与他者文化交流的路径探讨人类学研究的动向——以原住民、发展与文化为例
第二部分个案研究与调查报告
西部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以黔西北地区为例
蒙古汗廷音乐及其价值认定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萨满艺术——以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教为例
流行上师与当代灵性:印度灵性领域的个案考察
罗斯人的神灵信奉与圣灵信仰——从家族神、村社神到东正教
地方场景下的“文化遗产——云南诺邓的庙宇重建与仪式复兴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地图
感知地域文化的舞台符号——基于《云南映象》《印象丽江》与
《四季周庄》的对比
民族学田野调查与民族文物收集工作——以民族研究所馆藏文物为例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的田野考察及
个案描述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
论蒙古族萨满文化的价值——民间信仰研究的学术反思
中蒙两国马头琴音乐文化交流史与现状调查分析
第三部分国外研究与翻译
对匈奴人的人类学研究
蒙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条约框架下的保护
现状
人类学中的“文化”和组织
研究
附录从香港小姐到中大博导——粗读《黄淑娉评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