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名记者(第八卷)

中国名记者(第八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柳斌杰 主编 李东东 副主编 主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627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记者系列丛书拟编撰20本,收录400位中国名记者,每一名记者分为评传、代表作品、作品赏析三部,将记录中国新闻目前为革命、为人民立言记事的优秀记者的光辉事迹和突出贡献,人物入选标准是从中国近现代史开始,按照历史顺序,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为民族独立、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新闻记者。继而,陆续收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新闻工作,把前辈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的优秀新闻记者。
目录
141 戴 邦 1917-2000 万京华 142 高 天 1917-1994 乔云霞 143 高丽生 1917-1974 陈开和 144 黄 钢 1917-1993 乔云霞 145 蒋齐生 1917-1997 郑德金 146 莫 艾 1917-2006 赵云泽 147 王 匡 1917-2003 邓绍根 148 陈笑雨 1917-1966 万京华 149 庄 重 1917- 万京华 150 左 荧 1917- 哈艳秋 151 杨永直 1917- 陈建云 152 石少华 1918-1998 郑德金 153 李 普 1918-2010 万京华 154 李 庄 1918-2006 乔云霞 155 安 岗 1918- 赵云泽 156 吕德润 1918-2009 陈开和 157 田 流 1918-2000 乔云霞 158 郁 文 1918-2010 陈昌凤 159 范 瑾 1919-2009 陈开和 160 陆 铿 1919-2008 陈昌凤
摘要
    新华社英文广播开拓者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对外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目前,沈建图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亲身参与了中共最早的对外英文广播业务的开创,后来一直坚持战斗在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的岗位上,并作出了很好的贡献,直到1955年4月奉命参加万隆会议报道途中为了和平事业而英勇牺牲。在朝鲜停战谈判和日内瓦会议期间,他曾写下大量有影响的国际新闻评论,是周恩来总理指示新华社发表署名评论、培养名记者后,脱颖而出的一代名记者之一。
     参与新华社英文广播的创建工作
     沈建图,原名庆琳,广东梅县人,1915年生于新加坡。1931年进入香港大学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香港政府办的一所中学工作。1938年,经廖承志介绍,离开香港辗转到达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后随抗大分校到晋东南地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分配到山东根据地工作。1940年在中共鲁西区任宣传干事、区党委机关指导员兼组织部干事。以后还担任过筑先抗战学院支部书记、指导员和政治课教员等职。1942年,他被调到太行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译英文电讯。1943年春调回延安参加整风审干,1944年调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任英文翻译,不久奉调新华社参加英文广播的创建工作。
     1944年,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新形势,更好地对外介绍中国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和主张,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共中央指示新华社创建英文文字广播。在英国友人林迈可的帮助下,军委三局的同志经过多次研究和试验,进行了发报设备改装和架设天线等工作。9月1日,在经过二十多天的试播后,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正式开播。
     在此之前,新华社专门成立了英文广播部(以下简称“英播部”),负责对外英文文字广播稿的编辑工作。英播部主任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兼任,编辑人员包括沈建图和陈庶,国际友人林迈可担任顾问。
     英播部的办公室设在延安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每天一早,沈建图等同志就到这里翻看《解放日报》,把认为适合对外发布的新闻圈下来,然后着手编译。下午4时,通讯员骑马从军委三局来,把稿子取走,在一两个小时内用莫尔斯电码发出。在新华社英文广播创建初期,每天广播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共合打字纸5―8页,约相当于中文1800-3000字。英播部主要编发每日新闻,还出版重要文件的翻译本,如国共谈判的文件、的讲演等。
     沈建图从小在国外长大,后来又在香港求学和工作,因而英文水平较好。来到解放区后,通过党的培养教育和他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渐具备了坚强的党性、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和高超的业务水平。他曾把对英播编辑工作的体会总结为:一、从“团结自己,争取朋友,打击敌人”的方针出发,选择最重要、最有国际意义的新闻编发。二、译文要忠实于原稿,消息必须绝对准确。三、文字应清晰易懂,照顾读者的理解程度。
     早期的新华社英文广播在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来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曾反映,通过定向天线发出的新闻,在美国西部可以收到,通过那里的报纸、刊物,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在敌后抗日的消息开始在美国、欧洲传播。
     由于沈建图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逐渐成为编辑部的骨干与核心,先后担任新华社英播组组长,新华社英播部主编、负责人,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新闻处处长,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等。他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自己每天都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而且发动大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他不仅参加编译工作,而且还要修改、审阅稿件,负起全部政治和业务责任;他工作起来总是不畏艰苦,不知疲倦,脑子里除了工作没有其他。在沈建图的领导下,新华社英文广播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一批优秀的外宣人才逐渐成长起来。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