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圣彼得堡传:沼泽上的奇迹之城

圣彼得堡传:沼泽上的奇迹之城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尼尔·肯特(英)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33360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尼尔?肯特是圣彼得堡国立艺术、建筑与文化学院教授,曾著有多部国家史和城市史。本书以圣彼得堡的各个侧面、不同主题为线索结构图书,选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史料,以高度凝练的文字,呈现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文风洗练,融观点于史料的选取中,既以犀利之笔发掘这座建立在沼泽之上的“骸骨之城”的特质,又不吝笔墨惊叹这座城市丰富而绚烂的人文艺术;既揭示它华丽繁荣的表象,亦深入到一砖一河的血泪;既有水淹火烧枪炮无情的摧毁,更有镶嵌在时光中艺术的永恒……在作者笔下,可以看到圣彼得堡夏日的白夜里天空明亮如白昼,冬季的雪景美若童话。尽管历经苦难,却总能涅槃重生。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宗教、文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市建筑格局等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展现圣彼得堡的城市历史,剖析其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变化。作为俄罗斯前首都的圣彼堡市,既有过繁荣兴盛的黄金时代,也有饥荒和战争破坏了有序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导致灾难的发生。尽管如此,音乐、戏剧、艺术等仍然在这座城市蓬勃发展,创造了圣彼得堡丰富的历史。
作者简介
尼尔?肯特 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圣彼得堡国立艺术、建筑与文化学院教授,《情报与恐怖主义研究》杂志总编辑。著有《瑞典史》《赫尔辛基的历史》《的里亚斯特:城市变迁史》《克里米亚史》《丹麦及其帝国遗产》等。
目录
目 录 中文版序 / 1 引 言 / 3 第一章 城市轮廓 地理与自然 / 3 涅瓦河 / 5 医疗卫生与死亡率 / 7 城市变迁 / 10 第二章 街道 城市的发展 / 17 城市规划与网格系统 / 20 艰苦劳作 / 23 十二院 / 25 工业发展 / 26 商业广场 / 28 新荷兰岛 / 29 尤里?费尔滕 / 30 拿破仑战争时期 / 30 城市基础设施 / 32 现代化 / 34 战争、革命以及二十世纪的衰落 / 36 苏联解体后的圣彼得堡 / 40 第三章 城市风貌 标志性建筑和建筑风格 / 45 宫殿林立的圣彼得堡 / 47 海军部大厦 / 51 第三座冬宫 / 53 科学时代 :彼得大帝的艺术珍宝馆 / 54 家族财富 / 56 贵族宅邸 / 58 米哈伊洛夫斯基城堡 / 61 克里斯托弗斯基宫 / 63 旧证券交易所 / 64 冬宫大火 / 65 新艾尔米塔什 / 67 施塔肯施奈德的建筑遗产 / 68 现代趋势 / 71 工业时代的商业大厦 / 73 工人宫 / 74 建筑的复兴 / 76 第四章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罗曼诺夫家族 / 81 帝国统治 / 83 宫廷生活 / 85 精英文化 / 88 英雄与恶棍 / 91 变革迹象 / 94 拉斯普京 / 97 异国的吸引 / 98 第五章 鲜血之城 革命与战争 / 103 革命岁月 / 107 战争与封锁 / 114 罪与罚 / 118 第六章 想象中的城市 文学与戏剧 / 123 早期戏剧 / 124 社交晚会 / 129 亚历山大?普希金 / 130 果戈理、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 135 安东?契诃夫 / 141 马克西姆?高尔基 / 142 从白银时代到苏维埃时期 / 146 阿列克谢?托尔斯泰 / 152 战后岁月 / 153 第七章 画面中的城市 绘画与荧屏作品 / 159 皇家美术学院 / 160 鲁缅采夫宫 / 162 艾尔米塔什 / 163 艺术世界 / 165 私有制的终结 / 170 电影 / 172 第八章 舞台风采 音乐与戏剧 / 177 贵族与农奴 / 182 皇家卡佩拉 / 186 舞蹈 / 187 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和马林斯基剧院 / 188 先锋音乐 / 191 列宁格勒 / 圣彼得堡的爵士乐和流行乐 / 194 当代音乐复兴 / 195 第九章 城市信仰 宗教的作用 / 199 彼得保罗大教堂 / 199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 201 大主教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 / 201 重要宗教建筑 / 205 英国圣公会和英国访客 / 209 宗教复兴 / 211 其他信仰 / 214 攻击教会 / 216 今日信仰 / 218 第十章 多变的面孔 移民与社会变迁 / 223 与美国的联系 / 224 欧洲印记 / 226 十九世纪末的都市 / 230 出离纪 / 231 国外投资 / 233 第十一章 消费风尚 美食、贸易与消费主义文化 / 237 咖啡馆文化 / 240
摘要
    试读 引 言 圣彼得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703 年 5 月。当时,刚从瑞典人手中夺得印格里亚地区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在涅瓦河上的兔子岛,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基石。在很多人看来,兔子岛实在不是建立新城市的理想地点。事实上,当时的人们根本不会想到短短几年后,圣彼得堡就一跃成为俄国的“北方首都”,而且如今已成为欧洲仅次于莫斯科和伦敦的第三大城市(2012 年人口约 500 万人)。当然,作为欧洲版图最为辽阔的帝国统治者,彼得大帝清楚自己的目标,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惜动用一切军事、政治和经济力量,克服所有的艰难险阻。为了在芬兰湾涅瓦河入海口建起这个“骸骨之城”,彼得大帝可谓不惜成本,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毕竟,十二世纪初建立的旧都莫斯科位置要优越得多。它位于俄国的核心地带,建在莫斯科河畔的高地上,有多条水路连通北面的白海和南面的黑海,是俄国最重要的贸易中心。然而, 莫斯科优选的缺陷在于没有直接进入波罗的海的通路。波罗的海航道纵横,交通便捷,向北可达北海,一路往西便可进入大西洋和地中海,继而通往世界各地。此外,圣彼得堡所在之处还可通过北方的拉多加湖、 伏尔加河等内陆水系,与莫斯科和帝国南部连通。这座崭新的城市将成为“面向欧洲的窗口”,也是连通世界各地和俄罗斯帝国广大内陆地区的门户。 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为彼得大帝赢得了推行军事、行政机构和宗教改革的空间,削弱了旧都反对改革的波耶贵族势力。所有人都要臣服于俄罗斯帝国的全能独裁者,一切大权都属于他。除此之外, 彼得大帝在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地的经历,令其见识了最优选的航海技术,了解了贸易和工业发展对国家强盛,特别是经济和军事发展的重要性。彼得大帝也曾亲眼看见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近期新发展,这在他为圣彼得堡所做的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他让外国移民在圣彼得堡城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原因所在。 1698 年 1 月,彼得大帝隐姓埋名来到伦敦。这给了他在国事访问中绝无可能享有的巨大自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