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为

作为"知识"的近代中国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龚隽 陈继东 著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718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是龚隽、陈继东教授近十几年来有关近代中国佛教学术史的专题研究论文,本专题以东亚近代佛教学术史和中国近代经史学的流变为经纬,分别从不同专题详密地探究了近代中国佛教学术史之诸多议题。这些研究大都代表了国际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前沿水平,并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大往前一步。这些研究,无论是在新材料的发现、问题意识的开发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对于近代东亚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龚隽,1993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已经出版多种专著与论文,是海内外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
目录
导论 作为近代“知识”的中国佛学
第一编 近代佛学经史学新论
一、探寻释迦原典――近代佛学的形成与中日互动
二、近代经史之学与佛典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解读
三、宏观佛教知识的建构:民国时期的佛学概论与通史
四、有关在日本举行的杨文会居士追悼会之资料
五、清末日本传入佛教典籍考
六、日本《大藏经报》中杨文会之资料考
第二编 近代佛学知识之灯塔:以人物为案例
七、从《馗书》初刻本(1900年)看章炳麟的早期佛教认识
八、欧阳竟无内学思想中的几个论题
九、胡适与近代知识形态禅学史的书写
十、太虚的世界佛教运动与文明论述: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
十一、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
十二、逆转的历史是如何开始的――小栗栖香顶《中国传教前景》之考察
十三、近代东亚佛教共同体之构想――小栗栖香顶《北京护法论》之考察
第三编 《大乘起信论》与近代东亚佛学
十四、章炳麟与《大乘起信论》真伪之辨
十五、译经中的政治――李提摩太与《大乘起信论》
十六、铃木大拙与东亚大乘观念的确立――从英译《大乘起信论》(1900年)到《大乘佛教纲要》(1907年)
附录
重估太虚法师(引论)――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教育部档案为中心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