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史全集(9册)

文学史全集(9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郑振铎,傅斯年,浦江清 等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126212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郑振铎先生的这部著作,上起先秦歌谣,下迄清代的东西调,所包甚广,为俗文学史一本划时代的名著,长期没有一本同类著作可以替代它。 ★作为一部讲义,浦江清先生的讲授追根溯源、纵横比较,用“史”的观点对文学现象作整体观照。 他的论证旁征博引,资料翔实,摒弃人云亦云,因而多有精辟独到之论。浦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程毅中先生感言:读先生这本书,“至今还对我指点了新的门径”。 ★《中国文学史》的材料的丰富,在过去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是颇有特色的。书内有关文学的史料、著作,搜集很多,这对于研究文学的人,也是有帮助的。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也是20世纪20年代杰出的世界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巨著,是我国在世界文学史课题方面的开山之作,也是整个东半球较早出现的文学史类专著。 ★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旧学之殿军,新学之开山”。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内容涉及文字音韵训诂、文章修辞写作、文体文法、文学与国家、地理、考古、外交之关系、文章中德学之养成关系等,体例相当庞大。虽说此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但由本书作为开端,促进了新的文学秩序的形成,其开创之功,值得肯定。《中国俗文学史》本书成书于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中国俗文学研究目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著。全书分为十四章,以时代为顺序详述俗文学发展史,对从先秦至清代诸朝民歌、民谣、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鼓词、子弟书等俗文学样式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全面的梳理。本书引证资料丰富,以作者自藏为主,这归功于作者前期历时十五六年的资料收集工作。每章后详附参考书目,并列出其版本信息,便于读者核对材料、开拓阅读。《明清文学史讲义》系根据浦江清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授课的讲义整理而成。他的讲授追根溯源、纵横比较,用“史”的观点对文学现象作整体观照;他的论证旁征博引,资料翔实,从不人云亦云,多有精辟独到之论。浦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程毅中先生感言:读先生这本书,“至今还对我指点了新的门径”。《中国文学史(上下)》此书是郑振铎先生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完成的作品,这是继他的世界文学史巨著《文学大纲》(1927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弘篇巨著。在书中,作者将中国文学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又分别就一个文学运动、一种文体或者一个文学流派的兴衰起落来分章论述。同时,作者以三分之一的篇幅,首次把历来不为文人雅士们所重视的弹词、宝卷、小说、戏曲等被“正统文学”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所谓“俗文学”写进了文学史,以他独到的见解,为“俗文学”正了名,不仅填补了我国文学史的空白,并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殿堂中的应有席位,书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一书系傅斯年先生生平代表作之一,本书不仅对上古至近代时期的中国文学史作了断代研究,还就某些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宏观上涉及文学史研究之方法论,颇具启发之效。《文学大纲(上下)》共有四十六章,全书从人类开化之始讲起,一直讲至20世纪前期中国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在书中,郑振铎先生对世界文学目前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著作做了简要的概述,除文学之外,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多个领域,具有“世界文学大辞典”的性质,有助于引导读者对世界文学史做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教学时编撰的,本书虽是一本提纲挈领的讲义,却为当时的学者所推重,也不失为一本评议翔实、条贯清晰的重要著作。本书着重介绍了汉魏之际的和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的概略。该书繁征博引,资料弘富,并分门别类地加入简明扼要的论述或案语,使全书眉目清楚,纲举目张。另外,该书还尽可能引用当时的文学评论资料,来论证和阐明那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演变情况,从而反映了那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兴盛和嬗变情况。正是由于撰者采取了比较客观的分析、论述方式,中间鲜有夸饰,所以读者还可根据这些资料,做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发明。
作者简介
林传甲(1877—1922)号奎腾,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文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北京、广西、内蒙古等地兴办教育。1917年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出任总纂。编纂出版有浙江、江苏等十馀省地理志。 郑振铎(1898年-1958年),中国现代杰出的学者、作家和文学史家,有名翻译家和收藏家。原籍福建长乐,字西谛,书斋号玄览堂,有幽芳阁主、纫秋馆主等笔名,是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著作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版画史图录》等。 浦江清(1904—1957),有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2年,入东南大学文理科学习,主修西洋文学,辅修国文与哲学。1926年,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研究西方的“东方学”文献,精通多门外语。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1946年回北平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病逝。浦江清教中国文学史达30年,桃李满天下。浦江清与朱自清合称“清华双清”,其治学严谨,从不轻易下笔。主要论文包括《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词曲探源》《论小说》《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等,均影响很大。 郑振铎(1898~1958年),我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同时也是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有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晚清著名学者,北大有名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代宗师。1902年中举,l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
目录
《中国俗文学史》
何谓“俗文学”001第一章
古代的歌谣013第二章
汉代的俗文学030第三章
六朝的民歌062第四章
唐代的民间歌赋085第五章
变文126第六章
宋金的“杂剧”词191第七章
鼓子词与诸宫调230第八章
元代的散曲292第九章
明代的民歌372第十章
宝卷413第十一章
弹词442第十二章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文学大纲.上》
《文学大纲.下》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文学史.下》
《明清文学史讲义》
《中国文学史》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