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轼词集

苏轼词集

  • 字数: 36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宋)苏轼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258438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此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南宋傅幹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家注本和*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刘尚荣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刘按”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准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目录
前言
校证凡例
注坡词序
卷一
水龙吟四首
其一(古来云海茫茫)
其二(楚山修竹如云)
其三(似花还似非花)
其四(小舟横截春江)
满庭芳五首
其一(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其二(香叆雕盘)
其三(蜗角虚名)
其四(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其五(三十三年,漂流江海)
水调歌头五首
其一(落日绣帘卷)
其二(安石在东海)
其三(明月几时有)
其四(昵昵儿女语)
其五(离别一何久)
卷二
满江红五首
其一(忧喜相寻)
其二(江汉西来)
其三(东武南城)
其四(清颍东流)
其五(天岂无情)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念奴娇(大江东去)
西江月十三首
其一(公子眼花乱发)
其二(小院朱栏几曲)
其三(怪此花枝怨泣)
其四(闻道双衔凤带)
其五(点点楼头细雨)
其六(龙焙今年绝品)
其七(别梦已随流水)
其八(世事一场大梦)
其九(莫叹平齐落落)
其十(玉骨那愁瘴雾)
其十一(照野弥弥浅浪)
其十二(三过平山堂下)
其十三(昨夜扁舟京口)
卷三
戚氏(玉龟山)
醉蓬莱(笑劳生一梦)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一(细马远驮双侍女)
其二(诗句端来磨我钝)
其三(我劝髯张归去好)
其四(自古相从休务日)
其五(忘却成都来十载)
其六(樽酒何人怀李白)
其七(九十日春都过了)
其八(四大从来都遍满)
其九(一别都门三改火)
其十(多病休文都瘦损)
其十一(夜饮东坡醒复醉)
其十二(冬夜夜寒冰合井)
渔家傲四首
其一(千古龙蟠并虎踞)
其二(送客归来灯火尽)
其三(皎皎牵牛河汉女)
其四(一曲《阳关》情几许)
卷四
定风波九首
其一(两两轻红半晕腮)
其二(莫听穿林打叶声)
其三(与客携壶上翠微)
其四(莫怪鸳鸯绣带长)
其五(千古风流阮步兵)
其六(雨洗娟娟嫩叶光)
其七(好睡慵开莫厌迟)
其八(月满苕溪照夜堂)
其九(谁羡人间琢玉郎)
南乡子十四首
其一(晚景落琼杯)
其二(寒雀满疏篱)
其三(不到谢公台)
其四(霜降水痕收)
其五(回首乱山横)
其六(冰雪透香肌)
其七(东武望余杭)
其八(凉簟碧纱厨)
其九(裙带石榴红)
其十(旌旗满江湖)
其十一(天与化工知)
其十二(寒玉细凝肤)
其十三(怅望送春杯)
其十四(何处倚阑干)
卷五
洞仙歌二首
其一(江南腊尽)
其二(冰肌玉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