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PPP模式的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研究

基于PPP模式的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研究

  • 字数: 10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罗萍,郭涛敏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35162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2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从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监管理论入手,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属性和政府监管的内涵,并对实施PPP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监管现状。再次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政府监管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PPP模式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政府监管体系。最后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罗萍,女,汉族,硕士,重厌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系会计教研室主任,讲师主研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参与校级课题两项,发表教改论文九篇。
郭涛敏,女,汉族,硕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审计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部审计参与编写《审计学(原理与案例)》《审计学》等多部教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PPP模式下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农村基础设施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PPP模式概述
第三节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概述
第四节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我国政府监管现状及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第一节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历程
第二节PPP监管体系的现状
第三节国外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监管
第四章PPP模式下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机制设计
第一节公共项目政府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PPP模式下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的设计思路
第三节构建PPP模式下的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框架体系
第四节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公众参与政府监管
第五节PPP模式下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后评估
第五章案例分析
第一节城乡一体化供水与污水处理PPP项目案例
第二节农业产业开发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案例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城镇化率为53.7%,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农业居民市民化进程中,为实现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完成约1亿人口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需要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农村土地荒芜的问题。我国将继续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实行的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解决土地流转的关键难题,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实现从传统种植农户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转换。为发展设施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立体农业等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种养生产基地、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等,迫切需要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系统,实施一批重大农业工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