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的土壤妈妈/百年百部精装

我们的土壤妈妈/百年百部精装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高士其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60928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们的土壤妈妈》: 高士其的儿童文学著作,不论是文是诗,都是科学、文学和政论的结晶,他说过:“科学文艺失去了艺术性,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它的吸引力,正是帮助读者从乐趣中获得知识。” ——冰心(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后来他改名高士其。他说:“丢了‘人’旁不做官,丢了‘金’旁不要钱。”他果真是这样走过了艰难而又漫长的一生。在这“官”念深重、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他真可以称得上“出淤泥而不染”。他的心纯净得像一颗水晶。 ——叶永烈(有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作者简介
高士其(1905-1988),科学家、教育家、作家、残疾人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美国,因科学实验致全身瘫痪。归国后从事科普创作与抗日救亡。新中国成立后,撰著数百万字的科学作品,被亿万青少年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创建新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等,为中国科普事业的奠基人。为表彰他对科学与人类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中华民族英雄”称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授予星座命名,国际编号3704号星为“高士其星”。
目录
总序
第一辑  科学童话
菌儿自传
第二辑  科学小品
大王,鸡,蚂蚁
热血和冷血
细菌的大菜馆
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
地球的繁荣与土壤的劳动者
鼠疫来了
我们的抗敌英雄
霍乱先生访问记
散花的仙子
疯狗与贪牛的被控
听打花鼓的姑娘谈蚊子
给蚊子偷听了
生物界的小流氓
细胞的不死精神
第三辑  科学诗
揭穿小人国的秘密
我们的土壤妈妈
哥白尼
太阳的工作
纪念居里夫人
原子的火焰
时间伯伯
随地吐痰――坏习惯
哦!超声波
光的进行曲
看不见的旅行者
留给健康同胞们的话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摘要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记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暂时的一个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是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头大狗、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酋”。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1000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100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逍逍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慌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始终没有和我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疑半信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疔疮来了。”
     “寄生虫就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这是我亲耳听见过三位中医,对于三位病家所说的话。我在旁暗暗地好笑。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