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恒星之光: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903-2013)

恒星之光: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903-2013)

  • 字数: 27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申利锋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422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西方童话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童话的发展与西方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本书主要从接受研究的角度,论述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历时接受过程及其对中国童话的多元影响,具体分析了西方童话文体的独立和经典作品的生成、“五四”前后中国对西方童话的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新时期中西童话的交融发展等问题。
作者简介
申利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湖北大学教师。在《湖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时期欧美儿童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外来影响与中国童话的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中国西方童话研究述评
一 开创期(1903―1949):推崇与犹豫
二 曲折期(1949―1978):压缩与改造
三 繁盛期(1978―2013):拥抱与多元
第三节 关键概念与基本设想
第一章 风起西方:西方童话文体的独立与经典童话的生成
第一节 从民间童话向艺术童话的演进
一 贝洛童话出现之前的缓慢进程
二 贝洛童话出现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童话”文体的独立
一 “童话”(fairy tale)名称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 童话文体的发展与独立
第三节 西方经典童话的生成
一 黄金时代的璀璨群星
二 创作启示与历史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风东渐:“五四”前后对西方童话的拿来与选择
第一节 西方童话的“拿来”与知识界对“儿童”的发现
一 西方童话的“拿来
二 西方童话与中国知识界对“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逐渐清晰的“童话”概念
一 周作人、赵景深等人关于“童话”的讨论
二 “五四”前后的西方童话研究
第三节 西方童话与中国童话“自己创作的路”的开辟
一 西方童话与中国艺术童话的最初面貌
二 叶圣陶童话对西方童话的扬弃与新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碰撞:西方童话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鸟言兽语”之争的实质和余波
一 “鸟言兽语”之争及其实质
二 三四十年代关于西方童话的论辩
第二节 西方童话译介与研究的新特点
一 西方童话经典的巩固与扩展
二 三四十年代的西方童话研究
第三节 西方童话与张天翼、严文井等人的童话创作
一 借用:阿丽思和匹诺曹的中国行
二 化用:张天翼和严文井的中国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拥抱经典:新时期中西童话交融的喜与忧
第一节 西方童话译介的全面繁荣
一 西方童话翻译和出版的繁荣景象
二 新时期西方童话译介的亮点与影响
第二节 西方童话研究的新意与不足
一 西方童话研究的主要收获
二 童话批评理论的建构亟待加强
第三节 中西“热闹派”童话的联系与区别
一 游戏精神与顽童形象的相似
二 创作思想与童话观念的不同
本章小结
结语 向童话致敬,向经典致敬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际“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获奖作家名录
附录二1978―2013年西方部分经典童话中译本一览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