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碉楼与议话坪——羌族习惯法的田野调查

碉楼与议话坪——羌族习惯法的田野调查

  • 字数: 4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作者: 李鸣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51571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我们走近羌寨,蓝天白云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拔地而起、岿然屹立、经久不衰的碉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主要用于贮藏物资、抵御外来之敌,是捍卫村寨安全的堡垒和屏障。巍峨雄壮的碉楼,似乎在张扬羌人百折不挠、坚毅沉稳、奋起抗争的秉性。当我们走进羌寨,在羌民的悉心指点下,我们找到处于村寨核心地带的议话坪,这是羌族村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羌民在这里自我认同、团结一致,村寨的大事在这里民主协商、制订规则,各种纠纷在这里摆事讲理、调和化解,犯罪者在这里接受公众的惩戒、悔过自新。平坦、宽敞的议话坪,似乎在暗示羌人开明爽朗、温和宽容、善解人意的涵养。羌族习惯法有对外积极抗争的外在职能和对内自我认同的内在职能,最能代表和象征这两大职能的权威性标志是羌寨的碉楼和议话坪,而不做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很难领悟羌族习惯法的原汁原味,本书题名为《碉楼与议话坪:羌族习惯法的田野调查》,其旨趣似乎就在于此。
目录
第一编羌族习惯法演进论
第一章羌族法制的史迹(3)
一、采卫时代的羌(3)
二、郡县时代的羌(7)
三、割据时代的羌(14)
四、羁縻时代的羌(33)
五、土司时代的羌(47)
六、保甲时代的羌(74)
七、民族区域自治时代的羌(85)
第二章羌族习惯法的源流(108)
一、羌族习惯法的发轫(109)
二、羌族习惯法的发展(116)
三、羌族习惯法的鼎盛(121)
四、羌族习惯法的延续(123)
五、羌族习惯法的转型(124)
第二编羌族习惯法整体论
第三章羌族习惯法的经济背景(12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