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大都市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

我国大都市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

  • 字数: 18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艳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422300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4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优选化、信息化视野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框架下,基于数据可获得性,采用中国省际数据,选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根据散点图和各省际区域的空间相关模式,构建了知识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分别对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估计。
作者简介
吴艳,女,1977年生,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大都市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项目编号:09CJY03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9YS412)”,参与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市部委以及大中型企业项目10余项,在靠前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言/1 章  引言/1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1   1.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2   1.3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点/2 第二章  与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相关的文献综述/4   2.1  与知识服务业相关的文献综述/4   2.2  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的文献综述/6   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9 第三章  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含义、特征及其研究范畴的界定/10   3.1  知识服务业发展演化历程/10   3.2  知识服务业统计指标变化情况——以美国统计指标为例/12   3.3  服务业与知识服务业的特征/15   3.4  知识服务业研究范畴的界定/17 第四章  知识服务业布局的空间计量分析/18   4.1  指标设计、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18   4.2  我国知识服务业显示性综合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和开放力的主成分 分析/20   4.3  全局空间自相关/28   4.4  局部空间自相关/30   4.5  空间自相关检验实证分析/30   4.6  知识服务业集聚大都市的原因分析/32   4.7  影响知识服务业集聚的空间计量模型/40 第五章  以金融业和楼宇经济为代表的信息依赖型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 ——以上海、北京为例/46   5.1  上海市金融服务机构空间布局实证研究/47   5.2  上海都心楼宇经济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55   5.3  北京市金融服务机构空间布局实证研究/71   5.4  北京、上海金融服务机构空间布局的主要问题/101   5.5  国外大都市金融机构楼宇经济空间布局分析/104 第六章  以设计等为代表的创新型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 ——以上海、北京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为例/109   6.1  创意产业的属性及基本内涵/109   6.2  上海市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实证研究/113   6.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实证研究/121   6.4  上海、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127 第七章  我国大都市知识服务业空间布局对策研究/129   7.1  政府要做好知识服务业统筹规划工作,注重资金扶持/129   7.2  注重大都市“都心”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强心”战略/130   7.3  打造产业链,走集群化道路/131   7.4  加强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搭建研发服务公共平台/133   7.5  培育创新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134   7.6  加大开放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设/135 参考文献/1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